2018年6月13日,全亚洲最大的电子消费展CES Asia在上海开幕。大朋(DPVR)携神秘VR新品参与了此次盛会,并通过别开生面的“神秘众测”方式,让上百位来自网络和现场的观众,与DPVR的神秘新品进行了一场有趣却又充满专业感的新品众测互动。
神秘新品现身,现场“神秘众测官”热情高涨
除在线招募的神秘新品众测官外,大朋(DPVR)在CES Asia现场同时开放了“现场众测通道”,“神秘新品”配合“众测邀请”,现场众测活动一触即燃,在开展之后不久,“未来之门”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与消费者面对面,只为打磨更好 的 产品
大朋(DPVR)此次采用“现场众测”的方式,为的就是能够借助来自消费者的一手反馈,对神秘新品进行再优化。在进入“未来之门后”,每个“众测官”都被留有充分的时间(5~10分钟)来自由体验产品,并且可以随时与大朋(DPVR)内部人员进行互动。
每一位“众测官”都进行了认真的体验,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在访谈环节,也在积极地与大朋工作人员交流。可以看出,“众测官”作为VR 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内心是期待着能和喜爱的 VR 公司进行更多的互动,参与到新品的优化中。
随后我们在现场进行随机询问,发现了很多积极的反馈:
“新品观影场景营造的很真实,比如在“电影院”我可以选择座位的排数,调整银屏大小,开灯关灯,旁边还有爆米花和可乐,简直就和电影院一模一样。“
“神秘新品的清晰度感觉就像3K 或者4K,清晰度很出色,并且体验下来也没有带给我任何眩晕的感。”
因为现场网络问题,包括“3D VR美女直播”,“人工智能语音操控”等一系列功能没办法进行体验,似乎有点遗憾;但是从这些新功能来看,似乎大朋(DPVR)正在越来越 get 到年轻人的点。
可以看出,现场众测官们都一致给出了比较积极的反馈。让我们一起去期待这款经历过“众测”,汇聚了众多消费者真诚反馈的VR新品赶快上市吧!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虽然元宇宙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大多参照上市公司Roblox的定义,元宇宙应具备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等八大要素。
近日,“虚拟人”公司次世文化公布获得网易战略领投的A+轮融资的消息,这轮融资距离上轮只有短短3个月。就在今年7月,次世刚刚完成了500万美金的A轮融资,由创世伙伴CCV领投,顺为资本跟投。
房子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昂贵的消费,然而,令人痛苦的装修过程,不如人意的装修效果,总是让人疲惫不堪。而在供应端,数十万家居企业面临疫情冲击、成本上涨等挑战,增长之路步履维艰。如何以最快速度响应市场新需求?用最低成本实现转型升级?
相比于手机、电脑这一类电子产品,VR产品仍旧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现在人们对于VR产品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VR市场应当把握准VR产品的定位,不断去迎合更多用户的需求,这样VR产业才会真正迎来爆发元年。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