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沉向洋博士公布了Airdoc和微软和礼来的合作,于此同时微软总部对Airdoc进行了详尽的专访,采访内容如下:
对很多人来说,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为我们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现在人工智能(AI)只需不到一秒钟就可以识别你的视网膜,找到潜在的慢性疾病。
Airdoc是一家中国快速发展并且拥有全球使命的创业公司,Airdoc研发了可以从视网膜影像中识别数十种慢性疾病和并发症的病变的人工智能慢性病识别算法:可以识别从糖尿病到心血管疾病再到视神经疾病等慢性疾病。
(Airdoc创始人张大磊)
该算法在视网膜病变识别准确率已经和顶级医生诊断水平相当。并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拥有无痛,低成本和自动化等众多特点,它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为大人群提供健康服务。
“我们将算法布到云端,从而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在家人发生医疗问题后,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张大磊在四年前创立了Airdoc。
长期以来,视网膜检查一直都是医生工作中的常规检查,通过视网膜不仅能够检测眼睛的健康状况,还能够检查身体其他部位的情况。为了更好的让人工智能识别视网膜影像,张大磊组建了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在Microsoft Azure的帮助下,训练人工智能寻找微小的疾病迹象,如斑点,出血,变色,血管变形和其他异常,最终研发出了Airdoc慢性病识别算法。
“我们发现微软的云基础设施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对算法进行训练,”张大磊说,“在Azure中训练深度学习模型非常容易。同时Azure的数据的安全性十分有保障,这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至关重要.Airdoc一直与微软机器学习团队密切合作“。
张大磊在五道口的办公室里展示了Airdoc的慢性病识别系统产品。
只需要坐在凳子上,将下巴放在眼底照相机的支架上,凝视眼前的黑暗。然后眼前会出现一个绿色十字,片刻之后,有一道白光闪现就完成了视网膜影像的拍摄,然后另外一只眼镜重复这个过程。
机器拍摄了高分辨率的视网膜影像后,算法立即将视网膜影像发送到云端,在云端只需要20到30毫秒(大约与眨眼相同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视网膜影像的识别。
(Airdoc产品体验)
片刻之后,一个描述详细的诊断仪表板将发送到您的微信上。可以判断慢性病从低到中等到高的风险程度。如果有问题,它会敦促您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现在Airdoc慢性病识别算法可以直接识别30种疾病和并发症,未来这个数字将会被提高到50,最终可能超过200。
张大磊认为Airdoc的算法在医疗供给端提供了新的服务,人工智能可以大规模提供技术支持从而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到目前为止,Airdoc已经完成超过112万人次的筛查,遍布中国,美国,印度,英国和非洲部分地区。“Airdoc用户遍布全球,希望我们的慢性病识别产品可以帮助用户更好的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中国拥有13亿人口,有超过1.14亿人患有糖尿病,但是糖尿病的知晓率只有30%,另外70%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如果没有及早发现,最终会患有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失明,中风和其他可能致命的疾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患者出现症状,他们已经处于DR的晚期,在没有及时治疗的情况下会失明,“上海长征医院眼科主任魏锐利教授表示,Airdoc的产品已经在上海长征医院展开应用,为医生提供准确,简单的诊断工具。
(上海长征医院使用Airdoc产品)
“通过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初步检查,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更好的安排,医生有更多时间处理相对严重的病例。”张大磊说。
在中国可以自主识别视网膜图像的眼科医生数量远远不足,Airdoc将在中国最大的眼镜零售连锁眼镜店中的200家门店中安装Airdoc的慢性病识别系统,未来1年内将会遍布1200家眼镜店,这样当顾客进行眼科检查或购买眼镜时,可以快速进行视网膜扫描完成健康的检查。
于此同时,Airdoc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的设备,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持续监测,类似VR眼镜的一个设备,可以实时监控我们的慢性病的变化情况。
英文原文:
在眨眼间用AI诊断疾病
让人工智能(AI)进入你的眼睛。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它可以检查潜在的医疗问题,它可能只会挽救你的生命。
Airdoc是一家快速发展的中国初创企业,拥有全球使命,创建了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可以在每个眼球后部拍摄和分析视网膜的摄影图像。根据这些数据,它可以找出数十种慢性疾病和病症的迹象,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神经疾病,高度近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等。
无痛,低成本和自动化,与医生较慢的常规诊断相比,它在查找视网膜图像上的疾病迹象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因此,它有可能为数百万人提供预防性医疗服务,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
“我们在云端使用算法来挽救那些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严重医疗问题的人的生命,”四年前创立Airdoc的Ray Zhang说。
长期以来,医生们一直在检查视网膜,不仅要测量眼睛的健康状况,还要测量身体其他部位的体征。知道了这一点,Ray组建了一支志同道合的IT工程师团队,他们从数千个视网膜扫描的像素中积累数据并创建了算法。凭借Microsoft Azure的机器学习功能,他们开始教它如何寻找微小的疾病迹象,如斑点,斑点,变色,血管变形和其他异常。
“我们发现微软拥有最先进的云基础设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张说。“我们一直与微软机器学习团队密切合作。在Azure中培训深度学习模型非常容易。“Azure的患者数据也保持安全和保密,这对我们的客户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在他位于北京郊区的办公室里,张自豪地展示了Airdoc系统的物理部分 - 一个类似于扫描仪的小型桌面设备,邻居验光师可能会用于常规眼科检查。
你坐在凳子上,向前倾,将下巴放在带衬垫的支架上,凝视目镜的黑暗。然后算法接管,精确调整头部的角度,直到绿色十字在右眼的凝视中聚焦。片刻之后,有一种明亮但不舒服的白光闪现。左眼重复该过程。
该机器刚刚拍摄了您的视网膜的高分辨率医疗级图像。它立即将它们发送到云端,在那里需要20到30毫秒(大约与眨眼相同的时间)进行计算以分析两者。
片刻之后,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详细诊断仪表板将发送到您的智能手机。它从低到中等到高,你对一长串疾病的易感性。如果有问题,它会敦促您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现在,它可以搜索30种疾病。更多的机器学习将很快将这个数字增加到50,最终可能超过200。
张认为他的系统是一个游戏改变者,因为它有可能大规模提供并缓解医疗资源。迄今为止,它已扫描了超过112万人,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但也在美国,印度,英国和非洲部分地区。“Airdoc用户遍布全球。我们希望我们的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预防各种疾病。“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只有大约1,100名有资格分析视网膜图像的眼科医生。因此,提供充分诊断服务的挑战确实很大 - 而且可能不仅仅是糖尿病的流行。
当局估计多达1.14亿中国人患有糖尿病 - 但只有30%的人知道这一点。另外70%的人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及早发现,最终会被严重的疾病打倒,比如失明,中风和其他可能致命的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患者出现症状,他们已经处于DR的严重阶段,并且在没有适当治疗的情况下会失明,“上海长征医院的Rui Li Wei博士(如图所示),该医院是目前常用的几家主要医疗机构之一Airdoc的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的诊断工具。
通过承担阅读扫描的耗时且费力的任务,医生可以更容易地识别并确定具有严重问题的患者的优先级。“这让医生有时间处理更严重的病例,”张说。
与此同时,Airdoc正在寻找扩大影响范围的新方法。中国一家主要的眼镜零售连锁店最近在200家商店安装了它的机器,这样当顾客进行眼科检查或购买眼镜时,他们也可以快速进行视网膜扫描。他们希望在未来三年内将这一数量增加到1200家。
Airdoc还在探索如何为糖尿病和其他疾病患者提供持续的帮助。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遮阳板 - 就像那些用于虚拟现实游戏的遮阳板 - 可以定期进行扫描,让医生看看他们的治疗方法是如何进展的。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从20世纪前AI应用在临床知识库,到2000-2015年国外将研究重点放在手术机器人应用落地、鼓励发展电子病历,再到2015年之后的AI+影像应用、智慧病案等新产品相继面世,关于医疗AI的探索和商业化落地从未停止。
据IDC统计数据显示,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1/5,可见AI医疗健康的前景巨大。美国咨询公司弗罗斯特沙利文公司就曾提到,“人工智能可将医疗效果提高30%到40%,减少多达50%的医疗成本”。
如何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充分挖掘、开采、提炼、加工,以变革性的科技效率提升高品质健康检测、疾病预防,以及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巨大潜能?
国产手术机器人如何“突出重围”?你敢让机器人帮你做手术吗?能够辅助医生进行手术的机器人已经落地,目前在骨科、神经外科、腹腔等科室得以运用,手术机器人正在成为机器人行业一个极具应用前景的细分领域。
AI医疗行业前景光明,但也荆棘丛生。AI医疗迎来商业化元年。今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AI医用软件分类新规。新规的发布优化了审批环境,也反映出相关机构对行业发展的支持态度。近年来随着审批流程逐渐清晰,AI医疗器械的审批进程也在提速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
四个月前邀请码炒至10万元,如今官网变灰、社交账号清空,这家AI新贵的闪电迁移折射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潮涌。7月11日,打开Manus官网的用户发现一则突兀提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位置还显示着“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乐观声明。同时,Manus官方微博和小红书
文/十界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围绕算力自主的竞赛,正在科创板上演。近日,国产全功能GPU厂商摩尔线程递交科创板招股书,拟募资约80亿人民币,成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拟募资规模最大的冲刺者,也打响了“国产英伟达”上市的第一枪。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主营全功能GPU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以自主
“AI大模型六小虎”百川智能危机重重。这是前搜狗CEO王小川创办的AI公司。昨天就爆出新闻,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离职,这是王小川入局AI的第一道大坎。接下的成败非常关键:(1)拿下河北(2)学习科大讯飞百川智能离职高端概览:(1)2025年7月10日,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他是百川只能的
百度AI团队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1版本,以突破性的多语言组合识别(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MCP)技术为核心,彻底重构复杂文档处理边界。此次升级标志着OCR领域首次实现对同一文档内任意混合语言文本的精准识别,为全球化企业、跨境业务及多元文化场
“宇树已形成硬件、算法、场景联动的业务飞轮,自研率超95%的技术壁垒让其成为全球机器人赛道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资时如是评价。7月7日,据每日经济新闻从宇树科技投资方处获悉,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UnitreeRobotics)已明确计划于科创板IPO,预计
推理与多模态的终极融合,将彻底终结用户在不同模型间切换的烦恼。7月7日,OpenAI正式确认将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这一突破性产品将整合现有的多个强大模型,特别是融合专注推理能力的“O系列”与具备多模态功能的“GPT系列”,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统一体验。OpenAI开发者体验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