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无人搬运小车、无人送餐机器人、智能抗疫机器人......过去几年,我在文章中分析报道了大量的无人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写多了我自己都审美疲劳。
一来这些主打“无人”的机器人必须在特点的场景开展工作,二来我自始至终只是一个看客,无法上手体验,未免不好玩。
关乎“无人”,最让人期待的还是无人驾驶汽车。我对“驾驶”有执念,不管是自己驾驶,还是自动驾驶。曾几何时,我一直畅想,如果电影《超人》《变形金刚》《007之择日而亡》中的无人驾驶汽车能变成现实,那太激动人心了。
上述这一切都仅仅停留在向往和畅想阶段,无法真正付诸实践,直到最近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出现:10月10日,百度宣布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全面开放,用户可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站点,无需预约,直接下单免费试乘Robotaxi服务。北京此次开放的Robotaxi测试区域总长度约700公里,共覆盖十多个站点。

看到这条新闻时,我正在杭州等地走访做选题。于是乎第一时间结束出差走访,买了回京的高铁票。
体验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很简单,普通消费者无需任何资质和证明,更不用预约和登记,只需来到咱大亦庄,打开百度地图,选择打车--自动驾驶--选择推荐上车点,在推荐上车点等待接送就行。
2020年10月20日下午1点多,我在亦庄景园街东站上车点开启了激动的体验之旅。体验时间不太长,大概十几分钟,但非常震撼。在真正的社会道路上体验自动驾驶汽车,这台汽车的表现大幅度超越预期。

有很多网友给我留言,让我分享下体验感受。我想说的话很多,但篇幅有限,我重点说下体验环节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几点。
智能:政策规定,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时,驾驶位必须有一位安全员,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也按照政策规定配备了安全员。
所以我体验的是自动驾驶汽车,不能称之为无人驾驶汽车。但通过实际体验来看,整个过程中驾驶员没有进行任何人为的干预和接管,从启动到停车全程由系统自动来完成。
安全:行驶时速大概在五六十公里每小时,行程中经过的红绿灯都能准确识别,转向也很精准。各种问题的处理反应速度比人灵敏很多,感觉比坐我邻居的车更安心。
路上遇到了一位横穿马路的行人,车子会自动减速。还有一辆车突然并线半个车身挡在车子前面,百度自动驾驶汽车也及时刹车。
百度的数据显示,自从去年在长沙上线运营以来,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有超过10万人的安全载客历练。
舒适:林肯的MKZ车型,车内空间为B级车表现。
总体感觉就像打了一辆滴滴礼橙专车或者神州专车一样,全程很平稳,没有新手开车的起伏顿挫。我和朋友开玩笑说,这辆车的“系统”如果是一位司机的话,它是一个拥有五年驾龄的老司机。
遗憾:我当天体验的林肯车型是百度Apollp的第三代车型,而第四代红旗 EV没有开放测试。不过,按照百度自动驾驶近期的发展状况以及政策的趋势风向来看,亦庄人民体验红旗 EV的时间估计不会太久。

据悉,红旗 EV是国内首个 L4 级自动驾驶的前装量产车。在这代车型上,百度应用了“5G 云代驾”系统,由远程安全员实时在线的提供远程支持和协助,实时地从云端操控车辆,帮助汽车脱困。
假如现在可以震撼过去,那么未来将会带给我们什么? 科技的发展,总是以超越我们预期的步伐来高速迈进,几年前我们觉得自动驾驶还是实验室的产物,今天就可以在亦庄的社会道路上进行常态化的体验。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我说点未来畅想。去年,在5G牌照下发后,我去《CRI·环球资讯广播》做客聊5G,写了《5G牌照下发,对普通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一文,畅想5G对自动驾驶的催化发展作用。在我看来,5G时代最激动人心的应用,不是什么高清的视听服务和游戏体验,而是智能自动驾驶。
今年夏天,我接受《广州日报》采访,继续表达了我对自动驾驶的期待:一台汽车在路上行驶,它需要更高速的网络、更低的延时,来判断、计算、分析和反馈路况,来进行后续的操作,4G时代无法满足所有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看,无人驾驶是5G时代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在5G技术的推动下,各种数据高速交互,汽车对于周围路况的识别、反应速度大大提升,才能让无人驾驶加速落地成为可能。
百度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前文提到的“5G云代驾”就是5G+自动驾驶技术升级下的全新服务。在4G时代如果研发这样的服务很吃力,而5G技术的“高速度、低延时和广接入”的特点,有望让这种技术成为自动技术汽车的标配。
事实上,百度的“无人”家族远不止我所体验的这台无人驾驶汽车。前不久,百度Apollo联合金龙推首款L4级自动驾驶中巴在重庆投入使用,技惊四座。更为重要的是,百度秉承开放的心态,将其在无人驾驶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势能不断的开放出去,让广大伙伴来共享百度AI服务体系构建带来的产业红利,极大的降低了行业整体智能化升级的门槛,这份价值是最为功德无量的。
写在最后:无人驾驶未来会普及吗? 我认为短期内不会,10月20日我体验无人驾驶汽车时,很多人留言“你不要命了”“不担心发生事故吗”,却很少有人探讨5G驾驶背后的技术支撑和商业前景。大众认知如果不改变,无人驾驶就很难普及,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将在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内的高速路段开展道路测试。百度Apollo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由复杂城市道路场景延伸至高速场景。据悉,百度现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超过300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而在最近,百度Apollo又和北汽极狐合作,正式推出造价48万,成本仅为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平均三分之一的新一代自动驾驶车型ApolloMoon,真正第一次将Robotaxi带进网约车运营成本区间当中。ApolloMoon的推出,正在把共享无人车的商业化路径打通,开始真正挑战现有共享出行市场的格局
据彭博报道,百度在一份声明中称,将于5月2日在北京首钢园启动百度Apollo无人驾驶车服务。这将使百度成为首家向付费用户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中国企业。
日前,百度已经获得批准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测试全自动驾驶汽车,这也是第六家获得加州机动车管理局批准可进行全自动驾驶测试许可的公司。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浪潮中,安全的边界不断延展,技术的演进正引领产业迈向新一轮变革。10月24日,以“弈动Dynamic·数智跃迁博弈无界”为主题的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院士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权威专家与业界精英齐聚北京,共议AI安全、数
2025年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之人工智能(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院士科创中心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温港院士科创中心承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与温州市电力工程学会提供支持,以“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继创下TPC-C性能&性价比双冠之后,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再度实现关键突破。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CXL(ComputeExpressLink)2.0Switch技术的PolarDB数据库专用服务器。在原有RDMA网络的基础上,Polar
2025年9月24日,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AlibabaCloudLinux4(简称Alinux4)。Alinux4基于Linux6.6内核打造,是首个全面遵循龙蜥社区“开源生态合作倡议”规范的商业发行版。它不仅兼容主流开源社区生态,更针对阿里云最新9代ECS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重磅发布AI安全护栏,提供五项核心安全能力,护航AI安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融入AIAgent开发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另一方面持续用AI赋能安全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Agentic-SOC安全运营,提升安全威胁检测和响应效率。在过去的一年,AIAgent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