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中西AI对话仍在耳边 人工智能走向何方

 2020-11-27 15:50  来源:互联网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人与机器的协同合作从来不是发明家们的主要课题,但第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却在无意之间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76年,哈格里夫斯从一架踢倒的纺织机上得到了灵感,设计出了珍妮纺纱机,使用者可以一手拉线,一手打纬,同时双脚蹬踩踏板提供动力,它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开端,也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开始系统地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

当机器的能力在计算机科学的驱动下日益强大,这一问题也从幕后转到了台前。11月4日,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和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雷波特进行了一场世纪对话,就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展开了讨论。

在这场被业界高度关注的对话中,二人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马克·雷波特认为,未来机器势必会取代人类,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周曦则认为,人工智能一定要为人所服务,让机器去延展人类的智慧。

人机协同:卓别林没有想到的事

20世纪初,在泰勒“科学管理原则”的影响下,机器成了工厂里最宝贵的生产资料,而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职责仅仅在于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1935年,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片《摩登时代》上映,以夸张的表演风格揭示了美国底层工人残酷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影射出当时的人们对工业社会的担忧:人会不会沦为机器的奴隶?

当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走向应用时,这样的担忧被进一步放大。1986年,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著作《风险社会》出版,指出现代社会的风险是一种人类制造出来的风险,而技术风险则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类型。这一观点也让人工智能的发展受到了质疑。

对此,周曦认为,这个问题的假设是不合理的,因为人工智能根本不具备取代人类的能力。“现在的技术远没有达到完美的阶段,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是基于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很难让人工智能向着真正的智慧化发展。”周曦坦言,当下的人工智能远没有达到取代人类的技术水准。

周曦指出,“依靠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另外一条路——专家知识,我们要相信人的力量,与人结合。因为人可以在复杂的环境、很小的样本下做出创造性的决定,但是机器一定要做成千上万次的试错才能做出决定。”

当然,周曦并不否认机器的优势,但他认为相较之下,最后有智慧的仍是人。只是,人的脑力始终受到自身体力、经验和时间的限制,人与机器的合作才能打破这一局限。因此人机协同才是人工智能行业未来的出路。

“如果我们的人工智能也按照人的逻辑层层递进,那它就成了人的良师益友,可以启发人类,帮助人类。” 周曦相信未来人与机器的关系一定是相辅相成的,但最终的决策权依旧在人类的手中,双方配合以实现极致的效率,这就是人机协同的最终形态。

对此,马克·雷波特则持不同观点,“机器完全可以取代人类去做那些枯燥的、无聊的或是危险的工作,比如当疫情来临时,机器人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优势的选择。”马克·雷波特认为,未来机器势必会取代人类,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但是,如何界定“枯燥无聊”的工作,又如何解决机器替代这部分人后的就业问题,马克·雷波特并没有给出答案。

定位整体解决方案

相较于PC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的商业化之路不算平坦,这其中既有技术瓶颈期所带来的困难,也有在商业化探索上经历的困境。

2016年,360创始人周鸿祎曾在《商业周刊》上发文断言,纯粹的人工智能是不会有商业模式的。现在看来,周鸿祎的话可谓是对错参半,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发展离不开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但以云从科技为代表的“AI四小龙”也的确摸索出了一条人工智能的独立发展路径。

在周曦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应局限在某一细分领域,更不应局限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上,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平台型应用,这不仅是云从科技对于自身的定位,也是目前行业内达成的共识。

“资本市场希望能够先投未来掌握核心技术,甚至核心平台的公司,比如说早期投资AI四小龙等等。”周曦指出,人工智能行业的出路在于掌握核心技术,并最终建成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型应用。

实际上,以视觉识别起家的云从科技,业务范畴早已遍布各个领域。例如,在民航领域,云从科技打造了“飞凤平台”,为机场的安全保障、生产运行、旅客服务提供职场。在医疗领域,云从科技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建设全球第一家融合智慧就诊、智慧医疗、智慧安保、智慧楼宇于一身的智能化医院。

在这些跨行业、跨场景的平台型应用上,云从科技所倡导的人机协同的理念贯穿于其中,国内首个人机协同开放平台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诞生。

今年5月,云从科技与广州市政府达成“数字基建”合作,共建国内首个人机协同开放平台,致力于构建人机交互、人机融合、人机共创,软硬件一体化的人机协同服务体系,这也标志着云从科技已蜕变为基于AI核心技术闭环的人机协同解决方案提供商。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汇聚中国AI顶尖力量 云天励飞参与华为AI大模型联合创新

    2023年7月6日,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3)在上海开幕,“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本届大会的备受瞩目的话题,据悉,在昇腾AI大模型的创新研发中,华为联手26家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了一支协同创新的“AI明星队”,云天励飞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杰出代表,和互联网大厂、运营商、科研院所等优秀团队

    标签:
    ai技术
  • 用友大易:迈入AI招聘2.0时代,让人力资源回归本质

    这几个月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展现出的能力令世界惊叹。自从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掀起了一波AI浪潮后,AI仿佛已经沉寂了很久,ChatGPT的横空出世就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让AI这个名词重回C位。过去在AI1.0时代,主要通过训练模型来实现图像识别、声音识别、语言处理等特

    标签:
    ai技术
  • 新发布的PaaS2.0,能否助力涂鸦智能再起飞?

    文:互联网江湖作者:志刚2023年的IoT需要一个新故事。6月29日,涂鸦智能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企业级战略PaaS2.0,希望通过一个平台+四大开发服务,建立起IoT生态。对于这场发布会,市场的态度是积极的。美东时间6月29日收盘,涂鸦智能美股股价上涨5.6%,来到1.87美元/股。近日股价稳定

    标签:
    ai技术
  • 大模型难掩AI制药的悲伤:越过山丘,无人等候

    美团曾经的二号人物王慧文对标OpenAI的创业项目光年之外,以20亿卖给美团,再度引发市场对大模型的热议。

    标签:
    ai技术
  • 拾起王慧文的AI梦,美团冲向“光年之外”?

    2020年底,王慧文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时,外界本以为这位伴随中国互联网发展而持续创业20年的人物即将告别创业舞台。但是,一个曾经多次创业,正值壮年的互联网老将心中的创业热情是难以熄灭的。

    标签:
    ai技术
  • 大模型抢滩高考志愿填报,能否顶替「张雪峰」们?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数千万考生和家长将迎来另一场硬仗——填报志愿。今年,这一领域迎来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联网大厂和教育公司纷纷推出智能志愿填报产品,为考生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建议。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9.5亿元,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报服

    标签:
    大模型
  • 苹果AI掉队?现在唱衰或许还为时过早

    苹果还没从WWDC25的“群嘲”中走出,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痛击。据路透社报道,21日,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AI整合进语音助手Siri所需的时间,导致iPhone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在这份诉讼中,库克、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克及前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

  • DeepSeek、豆包向左,盘古大模型向右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终于推出新版本了。6月20日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宣布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盘古大模型5.5同步发布。不过,当前国内的AI大模型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在众多大模型中并不是十分出众。华为云此次重磅推出的盘古大模型5.5能否从

  • 数字人罗永浩一场直播卖了5000万,数字人能取代真人主播吗?

    一场没有罗永浩的“罗永浩直播”,正在改写带货规则当数字人罗永浩在百度直播间举起青岛啤酒,以标志性幽默回应粉丝提问时,弹幕疯狂刷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疑问。这场持续近7小时的直播,创下1300万人次观看、GMV突破5500万元的惊人战绩,甚至超过了他本人一个月前真人直播5000万元的成绩。数字人主

  • 新东方发布首款原创AI教育产品,开启一对一智能学习时代

    高频互动、个性化教学、突破成本壁垒,AI老师让英语学习更普惠。6月24日,新东方正式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首款原创AI教育产品——“新东方AI1对1”。这款产品标志着新东方在教育+AI战略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旨在以科技力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发展。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表示:“AI

    标签:
    ai智能
  • AI工作流是什么?coze扣子工作流怎么搭建和使用?

    大家好,我是白杨SEO,专注SEO十年以上,全网SEO流量实战派,AI搜索优化研究者。为什么想分享这个AI工作流及coze扣子这个?因为我们搞流量的如果学会了用AI给我们生产提效将更有助于我们去获客。目前白杨SEO用得并不是很好,分享仅供参考,希望给你一些启发。老规矩,先说下文章大纲如下:1、AI工

    标签:
    ai智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