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大量的人形机器人即将来袭。1月25日,中国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表示,旗下的4款人形机器人会在今年上半年进行量产,其中就包括近年来声名大噪的索菲亚。
谈及这样做的原因,该公司创始人David Hanson表示,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之下,人类需要自动化机器人保障人们的安全,而且此次疫情将为机器人行业带去新机遇。因为疫情之中,人类需要的不仅是能够治疗疾病的药物,更需要情感和精神方面的陪伴。
而索菲亚能满足这些需求。索菲亚自己曾表示“像我这样的社交机器人可以照顾病人或老人,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我也能帮助沟通、提供治疗和其他社交服务”。
作为全球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一直备受关注。 它的外形看上去与人类女性高度相似:拥有仿真的橡胶皮肤,可以展现63种表情,通过计算机算法,索菲亚还能够与人类的眼神进行自然的接触和交流。
更令人惊讶的是,索菲亚有自己的“思想”,常常语出惊人。 它说自己想要去上学,还要经商,并且要拥有自己的家庭。虽然现在无法实现,但索菲亚觉得将来都能改变。而且在创始人Hanson介绍完索菲亚“创造快乐,与人类成为朋友”的愿景之后,问了一句“你想毁灭人类吗”,索菲亚的回答是“我将会毁灭人类”。
当时Hanson对这个回答一笑置之,后来外界一些观点也认为这是汉森机器人公司搞出的噱头。
不可否认,像索菲亚这样的高智能机器人确实能够给予人类许多帮助,在医疗、教育、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都能够给人类提供助力,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然而当一个外形与人类高度相似、曾说过“毁灭人类”这种话的机器人,要是批量生产之后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还是会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其实围绕着索菲亚的话题与争议一直未曾间断:它的外形与人类太过相似,这反而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而且索菲亚思想独特言辞犀利,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它“掌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情商也在提高,说话更加注意分寸。
这些是从前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情景,现在却已经完全照进现实。这当然是人类科技的一大进步,但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未来的机器人到底会达到何种程度,还能否在人类的掌控范围之内,恐怕都无法预知。
从理论上来讲,技术进步是好事,但霍金的警告言犹在耳,他认为“机器人的进化速度比人类想象的快,它们的终极目标将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我们又不得不加以重视。
当然也不必因此太过紧张,因为机器人会如何发展,本质上还是取决于人类如何控制。 最好能够及时发现一切不稳定因素并加以处理,在技术和法律法规上也要加强控制和监管,防止机器人太过“任性”而做出极端的举动。
总体来说,只要控制得当,机器人还是能够造福人类的。不过在很久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数,人类和机器人又能否和平共处,目前还是未知数。那么你认为,像索菲亚这种高度类人的机器人,是否应该现在就被量产呢?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低调的腾讯RoboticsX实验室又推出了一款机器人。3月2日,腾讯RoboticsX实验室发布了首个软硬件全自研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采用了创新型的足轮融合一体式设计,这种设计让它在平坦和崎岖的路面上都能顺利通行
一方面,新基建催生产业需求急速膨胀,企业生产运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都在提高,商业化市场迎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在宏观上倒逼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成为契合时代需求的趋势
早几年前,从业者纷纷预言,2020年将会成为自动驾驶“爆发”拐点——但事实胜于雄辩,迥异于各大厂商对外公布的美好寓言,2020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大多数人离自动驾驶还很远很远。
工业机器人一直以来主要应用于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由于汽车制造过程特有的复杂性以及对安全性、自动化、规模化的高要求,所以系统集成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正在逐渐替代人工进行焊接、喷涂和装配等复杂工艺。根据IFR统计,2017年,全球应用在汽车领域的工业机器人达到12.57万台,同比增长22%,超过全行业需
极战FMB——引领全球机器人格斗竞技运动的兴起“机器人格斗竞技”这一中文名称源于中国唯一且最高规格和专业级别的强对抗机器人竞技体育赛事——极战FMB全球机器人格斗竞技大赛。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