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科学家海归博士郭骏博士已正式加入融地智能, 在郭博士的带领下,AI研发部门将深入探索工业领域AI技术的奥秘和应用,融地智能工业AI产品业务发展也将迎来新纪元。
融地智能工业AI布局阔步前行
郭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后赴日本九州大学留学,相继获得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毕业后郭博士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相关工作和研究,并且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就: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和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负责人;
▪ 拥有十五年以上机器学习研究和项目经验;
▪ 发表五十多篇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论文,出版三本人工智能相关书籍;
▪ 授权二十多份发明专利;
▪ 担任十个以上的杂志和国际会议的审稿以及委员工作;
▪带领三十人以上视觉算法团队的经验;
▪ 曾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中获奖。
融地智能对于工业领域AI技术的应用探索从未间断过,始终坚持以技术研发驱动,结合AI技术为客户提供整体工厂数字化可落地的软件解决方案。上海AI研究博士团队以国内高精尖科研团队为基础,致力于为工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创新方案。
此次,郭博士加入融地智能AI研发部门,是融地智能工业AI发展的一次重要里程碑,他将带领团队专注AI产品的研发,赋能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郭博士畅谈融地智能工业AI布局
小智丨融地智能记者: 郭博士在AI领域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实践经验,想了解一下您加入融地智能的初衷是什么?
郭博士丨AI首席科学家: 我之前也是从事工业AI方向的工作,我们有一个很大的AI算法团队,但是没有很多工业领域的经验积累,特别是没有太多工业数据的积累,所以一直困惑于如何打造在工业领域有价值的AI产品。大概半年前和刘总相识,了解到融地在工业数字化方面已经深耕多年,沉淀了非常宝贵的经验,特别是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我们都知道,做AI数据为王。 因此,我认为我们团队的AI算法能力结合融地的工业经验和数据,一定是1加1大于2的。 对于我本人和我的团队而言,也一定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小智: 是的,非常认同郭博士说的,做AI数据为王。正如郭博士所说您对AI领域的探索和融地智能对于AI的布局是非常契合的,相信郭博士加入融地智能,一定是1+1>2的。 那么人工智能研发团队的成立,对于融地智能工业AI布局有怎么样的影响?与目前工业大脑的产品线有什么结合和协同点吗?可以透露一下您接下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郭博士: AI实验室的成立,对于融地智能工业AI布局来说,注入了强有力的AI技术力量。我们会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3D等作为技术手段,去开拓我们的工业AI相关产品。 实现公司产品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从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型。
AI算法要落地,必然是要依托软件的,因此必将和现有的工业大脑产品线进行结合, 我们将会为现有数字化产品注入AI元素,丰富产品线中的AI场景, 发掘现有软件产品的数据中的价值,最终提升整体产品质量,给客户带来更有价值的东西。
未来,我想我们一定会坚持走AI方向,也会吸引更多AI方面的人才加入,我们会放眼于机器视觉、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虚拟/增强现实等与工业强相关的技术领域, 从中打磨出代表未来的产品。
小智: 非常期待郭博士说的融地智能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我们知道融地智能始终以客户的需求和发展为重要目标。而郭博士的到来无疑是增强了融地智能的整体工业AI实力,那么对解决客户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郭博士: 工业领域的客户在数字化转型中,已经尝到了甜头。数字化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从而实现企业业绩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但时代发展到当下,特别是智能化工厂建设成为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已经不满足于数字化改造,更多地对于智能化改造提出要求,因此“数智化”必然成为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对于我们融地智能来说,需要不断提升AI方面的能力, 才能够从容面对当下以及未来客户不断提出的新的智能化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工业AI,创造一个更卓越的未来工厂
“融地智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以持续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工业AI,正如以前的多变量和自适应控制能力一样,通过获取更深入的洞察力,可以在物理和化学工艺流程和工艺设计约束条件下更好地运营资产。
此次郭博士加入融地智能,将带领AI团队专注工业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加速融地智能工业AI产品的优化,对于融地智能中央研究院AI实验室的搭建有了更加完善的体系和发展。 通过郭博士的国际视野以及海外留学、工作的相关实践经验,具有对工业智能制造的深刻理解和工业AI项目的实际开发经验和相关知识,我们将持续发挥融地智能结合工业大脑和工业AI产品优势,赋能工业企业更强的现场智能决策能力,助力企业成功应对现在乃至未来的挑战。
如今工业人工智能(简称工业AI)正在强势发展,助力企业逐一实现数字化转型。我们坚信,AI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互促进和协同作用的,具有相同的驱动因素,通过实现更安全、更环保、更持久和更快速的运营,以创造一个更卓越的未来工厂。 ”
——刘天军
融地智能软件事业部副总裁
融地智能丨AI赋能智造,数字驱动未来
融地智能聚焦工业AI和工业互联网技术赋能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助力客户建立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团队成员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等知名院校。核心管理团队100%来自于世界500强企业的中高层,在生命科学、半导体、新能源、电子/光伏等领域有300+成功实施案例,与江苏北人、华为、IBM、西门子、罗克韦尔、卡奥斯、航天云网、博众、埃森哲等头部企业深化战略合作。融地智能聚焦两大重点业务—数字化咨询规划(包括智能工厂咨询、灯塔工厂咨询)和数字化和AI软件实施落地,从解决方案制定与具体实施的全过程均有专家保驾护航。AI研发团队为行业顶尖科学家归国博士带头。
融地智能提供从顶层数字化战略咨询到详细解决方案咨询设计,贯通整个企业核心价值流的咨询,帮助流程、离散和研发企业提高效率、改善库存、大幅增加利润。我们的咨询专家团队由全球专家网络包括德国、日本、美国专家顾问以及国内团队,团队精益专家、物流规划专家、数字化专家约50人左右,数字化咨询在国内公司中专家顾问人数和年营收均居前三。顾问100%来自西门子、IBM、SAP、华为、富士康、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等头部企业,超过15-30年实战工作经验,凭借15个行业经验独特的业内经验与专业技能,以及覆盖全国的交付网络,帮助客户实现具有深远意义的数字化转型。客户80%为上市公司、年营收20-800亿,已经服务超过150个客户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咨询和设计。客户包括海尔、特变电工、中车、科勒、泸州老窖等等均被为行业内头部企业。
融地智能核心软件产品:工业大脑(iBrain Pro)iFactory MOM系列和工业AI系列。工业大脑产品包括:仓储管理WMS、质量管理QMS、车间数据采集IOT、智能生产MES、APS等软件模块,实现车间生产全量产品数据、设备数据、管理数据、运营数据的汇集,针对生产制造业务逻辑,通过内置成熟的行业套件专家知识库到低代码、模块化业务应用开发平台,实现数据结构化、体系化的存储与呈现,让企业具备一个知识丰富、逻辑清晰的大脑。
工业AI产品包括:机器视觉,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digital twin),虚拟/增强现实AR/VR等软件模块。面向海量的工业大脑数据,借助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多目标优化、先进控制等技术进行业务场景价值挖掘。AR/VR的3D可视化技术提升了系统信息表达能力,良好的用户体验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让场景价值挖掘与验证过程加速迭代。结合基于预置基础模型、工程框架,打通OT和IT系统和数据的隔离,提升工业AI的工程化落地效率,工业AI平台让企业的大脑充满了智慧,会思考、善表达。工业大脑和工业AI的结合,可为客户提供现场智能决策能力,可助力企业成功应对未来挑战。
公司全国区域化部署四大区域运营中心,可以实现快速销售、技术支持、项目交付以及实施服务相应,建立位于西安和上海的全国研发中心,其中上海AI研究博士团队以国内顶尖科研团队为基础,致力于工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创新方案,2021年6月22日,首家亚太地区分公司在新加坡挂牌成立,进一步加速对亚太地区的布局及业务拓展。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虽然我国汽车芯片行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已经迸发出无限潜力。一方面,智能汽车的发展不断带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政策引导下,汽车芯片企业持续抢占高地。对此,在7月5日-7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就做出表示,“中国将成为未来汽车芯片发展的集聚地”。车规芯片行业近日的
2023年7月6日,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3)在上海开幕,“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本届大会的备受瞩目的话题,据悉,在昇腾AI大模型的创新研发中,华为联手26家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了一支协同创新的“AI明星队”,云天励飞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杰出代表,和互联网大厂、运营商、科研院所等优秀团队
这几个月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展现出的能力令世界惊叹。自从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掀起了一波AI浪潮后,AI仿佛已经沉寂了很久,ChatGPT的横空出世就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让AI这个名词重回C位。过去在AI1.0时代,主要通过训练模型来实现图像识别、声音识别、语言处理等特
文:互联网江湖作者:志刚2023年的IoT需要一个新故事。6月29日,涂鸦智能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企业级战略PaaS2.0,希望通过一个平台+四大开发服务,建立起IoT生态。对于这场发布会,市场的态度是积极的。美东时间6月29日收盘,涂鸦智能美股股价上涨5.6%,来到1.87美元/股。近日股价稳定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
四个月前邀请码炒至10万元,如今官网变灰、社交账号清空,这家AI新贵的闪电迁移折射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潮涌。7月11日,打开Manus官网的用户发现一则突兀提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位置还显示着“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乐观声明。同时,Manus官方微博和小红书
文/十界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围绕算力自主的竞赛,正在科创板上演。近日,国产全功能GPU厂商摩尔线程递交科创板招股书,拟募资约80亿人民币,成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拟募资规模最大的冲刺者,也打响了“国产英伟达”上市的第一枪。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主营全功能GPU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以自主
“AI大模型六小虎”百川智能危机重重。这是前搜狗CEO王小川创办的AI公司。昨天就爆出新闻,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离职,这是王小川入局AI的第一道大坎。接下的成败非常关键:(1)拿下河北(2)学习科大讯飞百川智能离职高端概览:(1)2025年7月10日,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他是百川只能的
百度AI团队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1版本,以突破性的多语言组合识别(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MCP)技术为核心,彻底重构复杂文档处理边界。此次升级标志着OCR领域首次实现对同一文档内任意混合语言文本的精准识别,为全球化企业、跨境业务及多元文化场
“宇树已形成硬件、算法、场景联动的业务飞轮,自研率超95%的技术壁垒让其成为全球机器人赛道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资时如是评价。7月7日,据每日经济新闻从宇树科技投资方处获悉,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UnitreeRobotics)已明确计划于科创板IPO,预计
推理与多模态的终极融合,将彻底终结用户在不同模型间切换的烦恼。7月7日,OpenAI正式确认将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这一突破性产品将整合现有的多个强大模型,特别是融合专注推理能力的“O系列”与具备多模态功能的“GPT系列”,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统一体验。OpenAI开发者体验负
高考一结束,忙坏了海内外一众大模型。豆包、DeepSeek、ChatGPT、元宝、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掀起了一波“AI赶考”大战。据悉,去年高考期间,大模型的成绩才勉强过一本线,今年集体晋升985。据悉,豆包甚至过了清北的录取线。头部大模型在高考“考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中小AI创企的处境却日益尴尬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数千万考生和家长将迎来另一场硬仗——填报志愿。今年,这一领域迎来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联网大厂和教育公司纷纷推出智能志愿填报产品,为考生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建议。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9.5亿元,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