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自2015年Apple Watch以来,Apple一直没有发布新的主要产品。Apple Car 和 AR/VR 耳机备受期待,但很难说这些产品能够显著改变苹果的收入组合。预计未来四个财年的收入增长将达到中个位数,这并不能证明其目前的溢价估值是合理的。
创新备受质疑,产品多元化是否可行?
据 Interbrand 称,Apple 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拥有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这清楚地表明它在技术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这是建立在其创新能力和独特产品之上的。
Apple 目前的产品组合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可穿戴设备及其服务产品中非常多样化。
尽管如此,苹果仍然严重依赖 iPhone,占其年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其他产品的权重要小得多。
由于过去的巨大成功,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期望通常都很高,人们总是期待着新的井喷产品很快就会上市。
考虑到上一个主要的新产品还是 2015 年发布的 Apple Watch,这意味着尽管苹果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努力进行创新,但未能为市场带来任何真正的新事物。
事实上,它的战略似乎已经从开发新产品和细分市场转向专注于可穿戴设备和服务,这些产品在过去几年中显著增加了总收入占比。
考虑到苹果已经数年没有推出新的主打产品,这让投资者越来越质疑苹果是否仍有创新能力,或者从长远来看,苹果是否会步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的后尘。
如果是这样的话,从长远来看,苹果可能只值低得多的估值,因为公司的增长前景并不能证明溢价估值是合理的。
不过,考虑到苹果的历史创新能力,最近几个月对新产品的猜测不断,Apple Car和虚拟现实(VR)耳机是近期推出的最广泛猜测的两款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Apple Car,我认为该公司进入汽车行业是一个值得审慎看待的行为,而且不太可能占其总收入的大部分。
头戴式设备期待高影响小?
虽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VR/AR) 头戴式设备并不是特别新,因为它们已经在游戏中使用了很多年,但来自 Apple 的 VR 头戴式设备备受期待,并且可能成为开发游戏的关键因素。元节。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环境,人们可以在数字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人们将被体现出来,而不仅仅是看着它。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 (AR/VR),它使人们能够在一个身临其境的游戏世界中闲逛、玩游戏、工作等等。
Meta Platforms一直是在这个行业投入更多资金的公司之一,因为该公司在元界上押注很大。
据 IDC 称,Meta 提供的 Oculus Quest 2 VR 取得了一些成功,自 2020 年推出以来已售出约 1500 万台。这表明消费者对 VR 耳机的采用正在迅速增长,越来越多地用于游戏以外的其他活动。
然而,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到 2021 年,全球 VR 头戴设备的总潜在市场 (TAM) 仅为 210 亿美元,这表明这个市场仍然相对较小。
增长前景良好,考虑到 2022-2030 年的预期复合年增长率为 15%,这意味着到 2030 年 TAM 估计将达到约 690 亿美元。
如下图所示,VR 头戴式设备有多种应用,但是游戏仍然是最常用的一种。
尽管 VR 头戴设备的市场规模有限,但这项技术的潜在里程碑可能会在明年达到,届时苹果有望凭借自己的硬件进入 AR/VR 市场。
鉴于 Apple 拥有忠实的客户群和成功进入新市场的历史,这可能是 VR 技术广泛采用的关键时刻,这也可能是 Metaverse 成功的关键。
根据多次泄露的消息,苹果备受期待的 VR 头戴设备是一款将虚拟和增强现实相结合的高端设备。
Apple 的目标是与市场上最好的 VR 竞争,并成为与 Apple Glasses 分离的产品,Apple Glasses 是纯粹的增强现实。预计将使用新的 M2 芯片,这意味着它可能与 MacBook Pro 一样强大,并且具有 16GB 的 RAM。
Apple 的 AR/VR 头戴式设备预计将与典型的 VR 头戴式设备类似,但带有许多外部摄像头和传感器,可增加额外的功能。这意味着它可以提供身体跟踪,并将真实世界的环境整合到虚拟空间中。例如,这将比仅 VR 的 Oculus 2 更具优势。
这款新产品预计将于 2022 年进入市场,但据报道,由于开发问题,即过热、相机和软件问题,出现了一些阻力。最近的预期是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开发,预计该产品将于 2023 年上市销售。
尽管 Apple VR 耳机可以成为促进 AR/VR 耳机市场增长的重要产品,但考虑到 TAM 在全球范围内的当前估计,该产品在未来几年对 Apple 的总收入不应该有很大的影响。
在上一财年,苹果的收入达到 3650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4500 亿美元左右。假设苹果的 VR 头戴设备非常成功,并在三年内占据 50% 的市场份额,这将产生约 180 亿美元的收入。
这意味着 AR/VR 耳机将占苹果总收入的4% 左右,显然,这对公司收入组合的影响很小。
苹果估值仍在回归路上
尽管在疫情和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加以及 iPhone 5G 升级阶段的推动下,苹果过去几年的增长非常强劲,但该公司未来几年的增长前景并不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对苹果等依赖消费者支出的大公司来说充满挑战,由于全球经济活动放缓,预计消费支出将放缓。
这意味着苹果要报告强劲的收入增长需要新产品,但 AR/VR 耳机和 Apple Car 是小众产品,对苹果收入增长的影响应该有限。
事实上,考虑到卖方的估计,其未来四个财年(包括 2022 财年)的收入增长预计仅为每年 5.8%。
尽管中期内收入增长乏善可陈,但苹果的股价在熊市期间表现强劲,较历史高点仅下跌约 25%,与大多数科技公司相比表现要好得多。
这意味着它的估值在最近几个月没有大幅下降,并且仍处于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交易水平,如下图所示。
苹果估值(来源:Bloomberg)
苹果目前在未来 12 个月的市盈率为 21.4 倍,而过去五年的历史平均市盈率为 20.8 倍。然而,在疫情之前,其最大估值倍数为 22 倍远期市盈率,只有在 2020-21 年的泡沫期间,它的估值倍数才达到 30 倍以上的极端市盈率。
此外,在 2020 年之前,其估值倍数通常在 10-15 倍的市盈率范围内,对于一家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将增长中个位数的公司来说,这个倍数似乎更合适。
因此,尽管最近有所修正,但苹果的股价目前仍被认为被高估,未来可能进一步下跌。
结语
毫无疑问,苹果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从历史上看,创新曾是其主要优势之一。
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该公司仍然严重依赖 iPhone,占其年收入的一半以上。Apple Car 和 AR/VR 耳机是最受期待的两款新产品,但它们很可能是不会改变公司基本面的小众产品。
虽然苹果的基本面很好,但其增长前景有些低迷,这并未反映在其目前的估值中。如果您是对市场时机敏感的投资者,那么最好出售苹果的股票。
文章来源:美股研究社(公众号:meigushe)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美国科技股和中概股,对美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继VisionPro之后,苹果正在筹备VisionPro的“平替版”6月初,苹果公司发布了其第一代MR头显——VisionPro,产品一经发布,便在科技圈引起热议。甚至库克本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就像Mac让我们接触到个人电脑,iPhone让我们接触到移动计算一样,VisionPro将向我们介绍空间计
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于4月21日-23日在江西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办。展会上,大朋VR旗下产品在包括萌科科技、东湃科技、矩道网络在内的多家教育培训内容商联合展区之中频频亮相,展示内容囊括元宇宙教育、消防安全教育、K12现代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吸引了众多关注。教育领域多面手:元宇宙、安全、K
4月1日下午,上海Razer雷蛇陆家嘴中心店内,B站百万粉丝UP“守拙君”与知名游戏UP“沈奕辰”各带一队人马,头戴大朋VRE4,在虚拟空间你攻我守,酣战地不亦乐乎......这是大朋VR所举办的首届“E起热爱”菁英玩家见面会活动的精彩一隅,参与者们所展现出的投入与快乐,正贴合该活动题的主题——热爱
VR无疑是近年来大热的商业概念之一,被认为是通往元宇宙的“钥匙”,但是在过去的一年,关于VR“凉了”的言论甚嚣尘上,不少报道指出VR产业存在内容短板、场景不足等诸多痛点,市场似乎正在对VR失去兴趣。不过,北京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飞天云动”,06610.HK)发布的2022全年财报,大大提振了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