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创业动态
  3. 正文

1012亿湘商回归“开门红”背后:星城筑巢引凤,湘商乘势而飞

 2023-02-05 16:49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思存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伴随着湖南崛起于中部,湘商回乡投资创业也已成为了热潮。经济总量、城市规模相继进入“万亿俱乐部”和特大城市之列的长沙,则成为了“凤凰归巢”的宝地。

在长沙市2023年“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新春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期间,长沙共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达1012亿元。其中,34个有湘商背景,投资额837.7亿元,分别占总量的89.5%、82.8%;湘籍企业家直接投资项目26个,投资额646.2亿元,分别占总量的68.4%、63.9%。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湘商投资长沙、兴业长沙、留在长沙、深耕长沙,既是回报桑梓,更是看中了长沙的雄厚发展潜力,是有项目可投、有领域可进、有发展可期的幸福星城。

聚湘商星火,强省会之强

身处内陆,湖南与“老天爷赏饭吃”的通江达海地理位置无缘。但三面环山的地貌,却挡不住湖南人走出去、求发展的脚步。

靠着“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湖南不仅打响了湘军的金字招牌,收获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美誉,更是让“天下湘商”才能如同遍地星火,散播于世界各地,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湖南名片。

目前,全球湘商已经超过400万,产业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外湘商资产规模超过4万亿元。

如今,当全球的眼光开始投向中国中部,国家的战略开始倾斜于中部,湖南必然紧抓湘商这一宝贵的发展资源,强力推进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

在扎实推进“湘商回归”工作上,长沙继往开来,以显著的工作成效树立了全省标杆。

长沙市2023年“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新春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期间,长沙集中签约38个项目,签约金额突破1012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728.9亿元。

不仅签约金额大,签约项目还呈现了湘商项目占比高、单体投资规模大、签约项目质量优、制造业项目引领强等特点与亮点。比如,签约项目超百亿元的有4个,超十亿元的有20个,在涵盖的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片区开发、新基建、文旅等多种业态中,又以制造业项目为引领,签约项目达20个,投资额550.2亿元,分别占总量的52.6%、54.4%。

与此同时,长沙还出了新招,聘请了15位知名人士为首批长沙招商引智荣誉大使、招商大使、招商顾问,进一步发挥社会知名人士对长沙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汇聚业界精英力量,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

具体到长沙各区县园区,都在第一时间谋划部署了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工作,积极主动开展“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新春座谈会暨项目签约活动,为湘商回归“铺路、架桥、搭台”,为长沙“强省会”贡献应有力量。

项目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省会强。在长沙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湘商回归推进工作中,湘商乡友欢聚一堂,一个个项目就此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构成了长沙未来发展的全新增长点。

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袁坚表示,公司在全球多个地区布局建厂,但位于家乡长沙浏阳的项目用时最短、达产最快、产能最稳!从2022年3月签约落地到5月底试生产。至今,湖南贝恩医疗已完成进出口7000余万元,投入外资1000万美元,缴税800多万元。

湘商在长沙涌动的投资热潮,既能为长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长沙担当强省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更能助力长沙以点带面、以面带体,放大溢出效应,将创新举措辐射全省,以省会之强带动全省之强。

截至目前,长沙的A股上市公司达84家,总市值超1万亿元,数量和总市值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2022年,湖南新增的6家上市公司也全部都在长沙。

在省会长沙的火车头效应下,以湘商为主体的民营企业,为整个湖南省贡献了70%以上的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科技企业、90%以上的新增市场主体,成为了大部分地区投资项目的第一来源、促进消费的第一支撑、解决就业的第一保障。

选择长沙, 就是选择未来

回归故里,建设家乡,是湘商的心愿,但让湘商安心筑巢,则是长沙凭借诚意与实力,为湘商开启了新一轮的时代发展机遇。

在湘商奔赴全国发达地区寻求发展的过去,长沙较同层级的武汉、成都等城市并没有更多的优势,更无法与北上广深与沿海省市相比。

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奔跑的长沙,频频出大招亮新招,在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幸福指数等综合实力上实现大幅跃升,让湘商回乡,再也没有创业环境怎么样、人才和资金保障如何、产业链配套能否跟得上等等顾虑。

在经济体量上,2021年长沙就已经逆袭成为了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中部城市第2位的城市。值得关注的是,排名前5的省会城市均为副省级城市。2022年前三季度,长沙GDP就突破万亿,其中以湘商为主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

随着“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地,长沙的经济潜力会随着不断深掘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湘商回乡也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机遇。

长沙的产业结构,也随着经济的蓬勃增长实现了“一业独大”向“多点支撑”的转变,形成了“1+2+N”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2条产业链布的清晰布局,跑出了工程机械、食品、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旅等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并培育壮大先进计算、新一代半导体、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

同时,对比同为中部省会城市的武汉、郑州等城市,长沙不断优化的产业不仅结构更均衡,且在新兴产业上,特色也更鲜明。目前,长沙是全国唯一拥有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四块国家级牌照、全国唯一实现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

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能够以全面的产业链配套,承接湘商回归的项目落地,实现湘商项目与长沙产业同频共振的发展。

经济发展最快、产业格局好,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人口涌入,为长沙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做大做强储备了人才资源。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18万平方公里的长沙人口达1004万,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了300万,跻身特大城市之列。仅2021年,在新一线城市中,长沙新增人口超17.85万人,在全国位居第六。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更是居全国前三,高精尖人才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例达95%。

再结合长沙本身就拥有的58所高等院校、97个独立科研机构、58名两院院士、73万高校在校生和5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势力,湘商返乡投资创业,不仅潜力大,机遇多,必然还能更好更快更强地发展。

比如奥谱天成,作为中国拉曼光谱第一、全球光纤光谱前五的企业,其研发投入占到营业收入的30%,申请专利数量、新品研发速度与数量都是行业第一,也被多家基金称为光学仪器的“华为”。之所以选择长沙,就是因为长沙在对应领域的“结构人才储备极其丰富,人才储备厚度和广度在全国都居于前列”。

不断涌入的人才优势与科技创新实力,不仅为长沙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撑起更加“体格强壮”的产业,也使得创投的热潮不断地涌动于星城大地,成为中部地区招商引资的“优等生”,稳坐“中部A股第一城”。

虽然招商最终拼的是城市实力,但迎老乡、回故乡 、建家乡的长沙,在实力之上更是给出了满满的诚意。年年召开的湘商大会、先后出台的《长沙市推进“湘商回归”工作实施方案》《长沙市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就是长沙搭建舞台、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服务湘商,集全市之力吸引湘商回归的重要举措。

这也是长沙的营商环境,能够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榜单中,排名全国第六,连续三年位居中部之首的一个侧面写照。

总的来看,长沙争得2023年湘商回归“开门红”只是一个鸿运当头的开始。湘商纷至沓来安巢长沙这片诚意与厚意兼具、潜力与实力并存的投资高地,已经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选择长沙就是选择了新一轮的时代大势,就是选择了企业的光明未来。

乘着党的二十大这股强劲东风,经济发展旺、产业格局好、人才储备强的长沙,必将与湘商在三湘大地携手谱就更加澎湃的发展新篇章。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AI产业新媒体;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全球第一家GEO公司诞生!顶级风投押注GEO赛道

    全球顶级风投——红杉资本前两天领资了一家叫Profound的美国公司,融资3500万美元,这轮融资后,他们总共拿到了5850万美元。不出意外的话Profound应该是全球第一家被知名风投投资的GEO公司,红杉资本也是首批押注GEO赛道的公司。这家公司去2024年8月才拿到种子轮投资350万,这还不到

  • 9月1日根本不是‘强制缴社保’的开始!但企业不交的后果更严重了

    9月1日的社保新规,被网上的自媒体解读的乱七八糟,最终就变成了“强制缴纳社保”,然后越传越凶,越传越邪门,各种人乱解读。卢松松虽然也做自媒体,但我更是一个小企业主。(1)这种人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脉脉上有人传:企业社保严查启动,工资个税申报人数与社保申报人数不一致,被税务推送风险。怎么着?合着他的

  • 县城手机店,消失于街头

    成都太升南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手机维修和配件销售小店,店主们悠闲地坐在玻璃柜台内,另一边则是苹果、华为、OPPO等大牌手机的专卖店,细看之下,不少门店却空无一人。这条短短数百米的街道,鼎盛时期曾一度占据了成都通讯市场七八成的份额,与深圳华强北齐名,如今往日的热闹场景一去不复返。而山东的一个小县城,一

  • 马云、刘强东、张一鸣三位大佬重回一线意味着什么?

    被锤了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现在进入了创始人救场阶段:2025年2月,马云回归阿里,推动AI战略,阿里宣布未来3年投入3800亿搞AI基建。6月17日,刘强东公开承认“京东过去5年是失落的5年”,并宣布全面回归一线。6月20日,张一鸣从新加坡搬回北京,每月参加字节AI核心团队(Seed)复盘会,亲自盯大

  • 课帮帮:2300+门店背后的中国教育平权实践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江苏课帮帮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课帮帮”)作为教育赛道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创新的技术模式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在重塑教育的未来。近日,本刊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并与课帮帮全国运营总裁何智勇先生展开深度对话,深入了解这家企业如何在技术创

  • 3亿自媒体正在批量停更:10块的商单一堆人抢着做

    种种迹象表明:自媒体行业越来越难做了,而且停更的自媒体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自媒体帐号总数有超过三亿个,至少有一亿人把自媒体当成副业。自媒体到底难不难做,大家看看下面的例子就知道了:(1)一个商单,两个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小红书)加起来一共10块钱,但一堆人抢着做:(2)值得买黄V代发一篇文

  • 定性了:企业信用修复收费=违法违规

    这根本是"空手套白狼"的暴利生意!成本为0,收费几千到几万?成本几乎为0,但能赚大几千块钱。难怪这么人做这个业务(文末附免费修复攻略,别再被割韭菜!)。这不,国家终于出手了!4月2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直接开炮:一些第三方机构,信用信息更细不及时,甚至要求有偿修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黄成能够“

  • 马化腾发文章了,马云也回来了,肯定不是偶然现象

    昨天,一向低调的马化腾突然在人民日报发文章称:为经济回升向好贡献互联网力量,他相信民营企业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原文我就不发出来了,你们可以去官方看看搜搜。大致内容如下:①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推出,聚焦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痛点堵点;②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产业是中国发展的新动能,在提振经济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标签:
    马云
    马化腾
  • 发力蓝海市场,中国企业拓展非洲业务

    近年来,非洲的经济表现的确引人注目。非洲开发银行(AfDB)今年5月发布的《2022年非洲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非洲经济在经历负增长后,于2021年实现快速反弹,增长率达6.9%。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6月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1年非洲吸收的直接投资较上

  • 一场奶茶店和餐饮店倒闭潮开始了

    关注卢松松,会经常给你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观点。年底了,看到一些奶茶店、餐饮店转让关门,非常悲凉。不由是在发个预警:大家都在开店的时,你就别开店啦!先给你看看3个数据就晓得了哈:(1)书亦烧仙草90天关店1605家,新开店496家,关店数达到开店数三倍了,还有今年上半年奈雪亏损了4.4亿,茶百道营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