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步慢,步步慢”,大模型市场瞬息万变,快人一步就是竞争的反转。
6月27日,科大讯飞如期公布星火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大模型底座七大核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星火大模型V4.0可对标GPT-4 Turbo,星火语音大模型能力再突破,并针对个人和企业发布了多个值得关注的应用。
面向个人的AI应用有全新升级的讯飞星火APP/Desk、星火智能批阅机、全新升级讯飞AI学习机、新升级讯飞晓医APP;面向企业的AI应用有星火企业智能体平台和商机助手、招采助手等智能体示范应用;面向生态伙伴提供云边端及软硬一体化大模型解决方案,并推出全新机器人超脑平台2. 0。
尽管笔者习惯了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的迭代速度和应用效率,但仍被这一大波“惊喜”砸晕了头。回顾星火大模型的迭代史,可以说是“火箭的速度,坦克的厚度”,表现属实有点强。
2023年5月6日,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并开始不断迭代;6月9日,星火大模型V1.5发布,多轮对话、逻辑和数学等多项能力实现升级;8月15日,星火大模型V2.0发布,重点提升代码能力和多模态能力;10月24日,星火大模型V3.0发布,7大核心能力持续提升,整体超越ChatGPT;2024年1月30日,星火大模型V3.5发布,整体接近GPT-4 Turbo,语言理解、数学能力已超越;6月27日,星火大模型V4.0又震撼登场。
变得更强的不只星火大模型,国内外各家大模型厂商都在自己擅长或锚定的方向不断加码。
在国外,最瞩目的GPT已经升级到GPT-4 Turbo,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知识广度和准确性、多模态能力、交互和用户体验的能力都上升了新维度。此后,令人期待的GPT-5发布时间不断推迟,引发“停滞不前,后继乏力”的市场猜测。
在国内,百度、字节等厂商大模型忙着“强技术、拓场景”,誓在各类榜单中争第一。有意思的是,国产大模型组团参加高考,文科考上一本、理科不及格,全体“严重偏科”,说明应用水平相对平齐。
GPT-5何时发布没有定数,国产大模型又还没杀手级应用出现。那么,星火的快速迭代又是跟谁在赛跑?
跟对手赛跑:从缩小差距到拉开差距
纵观现在全球的大模型发展格局,国外巨头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上积极投入,往更强的模型底座,进行技术迈进。而国内各大厂商对商业化更感兴趣,纷纷采取措施,为尽可能多的占领市场,进行应用扩产。
由于友商们非常卷,科大讯飞不得不加快升级迭代的步伐。基于全球大模型发展现状,其赛跑策略集中在两大方向:一是与全球巨头掰手腕,高水平增强底座模型能力;二是与国内厂商较高低,高标准拓展行业新应用。
众所周知,随着算力的提升、算法的改进和参数优化技术的发展,大模型之间的性能差距可能会越来越明显。相比GPT等国际顶尖大模型,国内大模型起步较晚,大模型底座能力上的差距还未完全抹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大模型不行。
正如科大讯飞掌门人刘庆峰所说的:“中美在通用大模型底座上的差距,是半年到一年半之间的动态追赶,不会被甩开,可一旦GPT-5发布后,差距可能会被拉到约一年。”
时间紧、任务重,为与美国同行比肩,科大讯飞从多个层面着手打造自主可控的大模型核心技术底座:联合生态伙伴,与华为联手打造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斥巨资专攻,70%的研发精力、50%的研发投入,均用于大模型底座能力研发。
回看国内大模型市场,科大讯飞正在和国内大模型抢应用市场。
过去一年,秉承着“卷大模型没有意义,卷应用机会更大”的理念,国内大模型厂商开始轰轰烈烈的大模型落地之争。百度、字节等厂商,不断推出文本生成、文生图、语音处理、代码处理、视频处理等应用。
一时间,国内市场涌现海量大模型应用产品,加速产业化、行业化、垂直化。据《每日经济新闻》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国内共计推出了305个大模型,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
应用窗口期时间有限,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为在应用市场夺得先机,科大讯飞早早推出“1+N”架构,旨在基于星火大模型,拓展教育、医疗、汽车、人机交互、办公、翻译、工业等多个领域的专用大模型。
种种迹象表明,科大讯飞加速奔跑为的是缩小与美国同行的底座差距,以及拉开与国内同行的应用差距。
和客户赛跑:从满足需求到激发需求
AI大模型频繁出现在新闻和社交媒体中,尤其是一些成功企业和技术突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来自技术圈,还包括普通消费者和企业决策者。眼见AI大模型落地万千场景,普通消费者和企业决策者对AI大模型能力的期望不断提高。
客户需求不断变化、不断膨胀,不仅考验着大模型厂商们对新场景、新需求的理解,还考验着谁能更快地通过技术应用、数据积累和服务能力的快速迭代,满足客户需求并为客户创造更多超乎想象的价值。
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科大讯飞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技术为驱动、服务为导向,深挖星火大模型赋能价值。
在教育领域,学生对个性化、智能化学习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长,教师则需要更高效的教学辅助工具,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科大讯飞明确教育领域用户需求,提供AI助力。其基于星火大模型七大核心能力,面对教师群体、学生群体推出相对应的“教学助手”、“学习助手”,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育和优化教育资源。
以搭载星火认知大模型的AI学习机T20为例:伴随星火认知大模型的迭代升级,学习机T20的英语口语陪练、中英作文批改、数学互动辅学、百科自由问答、亲子教育助手等核心功能也得到升级,还新增了智能编程助手、创意绘画伙伴等更多AI功能。
在医疗领域,人们对AI大模型有着巨大的需求和期望,尤其是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和提升患者体验方面。为此,科大讯飞打造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深入医疗各个环节,解决医生盲点、用户难点、医疗机构痛点。
面向医生,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提供病历内涵质控和辅助生成等能力,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面向居民,“讯飞晓医”AI健康助手提供症状自查、药物查询和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精细化健康咨询;面向管理机构,讯飞星火大模型通过分析海量病历数据,提升病历质量和监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和管理效率。
还有一群需求更严苛的客户——央国企,它们在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资源丰富、数据量大等特点,对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有严格要求,对行业大模型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更高。
面向央国企客户,讯飞基于客户自有或者第三方的硬件,提供星火智算平台以及私有化部署和训练的“软件+服务”私有化解决方案,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基于星火金融大模型底座进行私有化训练调优的中国人保专属企业大模型、与中国太平洋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保险大模型应用……
无论是面对教育领域用户、医疗领域用户还是央企、国企等客户,科大讯飞都在积极发力高标准、高性能、高可靠行业大模型,以满足各行各业对大模型技术需求。也因此,讯飞星火正在成为更多领域头部企业的首选。
据数智前线数据,今年上半年,十大主流大模型厂商合计拿下的项目,约有84个,占了总项目数的超35%。其中,科大讯飞拿下14个项目,智谱AI、百度云、中国移动随其后,分别拿下12、11、10个项目。
如此看来,不断壮大的客户群、用户群需求是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与自己赛跑:从单品到生态,技术互通与进化
星火大模型为什么不停地迭代?外在客群需求变化是其一,内在产品需求升级是其二。
在二十五年发展的历程中,科大讯飞对AI的深度探索十分明显,不仅一直保持高专注度,技术壁垒不断加固,还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目前,科大讯飞的软件、硬件产品和服务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司法、金融等多个领域,并形成生态链。
星火大模型应用的“第一站”是对科大讯飞原有业务赋能。也正是科大讯飞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反馈,持续促进星火大模型在不同方向上进行优化和升级,最终呈现星火大模型快速迭代的结果。
一方面,市场变化对科大讯飞多元化产品矩阵提出新需求,这些需求直接推动星火大模型升级,以确保其产品能够在各个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和创新性。
技术力即生产力,亦是竞争力。科大讯飞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包括智能语音助手、翻译器、教育应用、医疗辅助系统等等,为进一步提升科大讯飞在医疗、教育和金融领域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星火大模型必须不断更新和优化。
另一方面,AI技术的发展对科大讯飞大量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出新挑战,这些挑战反推星火大模型的改进,以确保其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场景的应用需求。
星火大模型让科大讯飞的产品在性能和功能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会上宣布:讯飞星火 App 安卓端下载量已经超过 1.31 亿次,星火大模型加持后,讯飞智能硬件销量同比增长 70%,月均使用次数超 4000 万。
科大讯飞生态链则为星火大模型提供海量数据和用户反馈,助力星火大模型的优化和升级。最新的讯飞星火V4.0在8个国际主流测试集中排名第一,并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等方面整体超越GPT-4Turbo。
科大讯飞生态和星火大模型,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星火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获得新的数据和反馈。这些数据和反馈不仅提升了星火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还促进了科大讯飞生态链的技术互通与进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特种兵”式迭代更新,将是一场全行业共赢
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当前无论是巨头,还是有点规模的企业都在做大模型,围绕技术创新和应用布局的步伐从未止步,全球大模型之战已经进入白热化,大模型厂商都在铆劲争第一。
讯飞星火大模型的“特种兵”式更新,将引发大模型行业连锁反应,短期加速行业洗牌,长期加速产业的进步、成熟。
对于科大讯飞而言,星火大模型快速更新,将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共赢。
技术层面,频繁更新大模型需要强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科大讯飞通过不断地技术突破和优化,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资源,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AI模型上,还可以辐射到其他技术领域,表现为企业整体技术实力的增强。
应用层面,星火大模型的不断迭代,使得科大讯飞的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巩固了其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科大讯飞可以将其应用范围扩展到更多的业务场景,这种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有助于公司开拓新的市场,增加营收来源。
对大模型行业来说,星火大模型快速更新将带动整体技术进步和生态的完善,也将加速行业洗牌。
人们习惯将目光集中在“行业先锋”身上。星火大模型的快速更新迭代,推动行业标准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将促使其他竞争对手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快创新步伐,从而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整个大模型行业的发展。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OpenAI一纸禁令,挑动了大模型行业的神经。但没有什么阻碍,可以抵挡技术向上的决心。在不少大模型厂商开出优惠价格,试图从OpenAI禁令中截流用户的同时,国产大模型的代表企业科大讯飞,拿出了直面技术挑战的勇气。6月27日,科大讯飞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讯飞星火4.0发布会。在“懂你的AI助手”这个
每一轮技术浪潮出现时,冲在最前面的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当大模型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开发者,可以说是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脸庞还有些稚嫩,但在技术和方向上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火热的AI赛道里加速狂奔,努力打下一片新天地。面壁智能CTO曾国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6岁的
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的资格赛,融资额度决定了能否晋级,2024年已然快进到了淘汰赛的阶段。字节跳动、阿里云、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等先后在5月中下旬加入“价格战”,轻量级模型直接免费,主力模型的API价格普遍下调了90%以上。曾经以“烧钱”著称的大模型,迅速进入到“白菜价”时代。当时就有人提出这样的
一场没有罗永浩的“罗永浩直播”,正在改写带货规则当数字人罗永浩在百度直播间举起青岛啤酒,以标志性幽默回应粉丝提问时,弹幕疯狂刷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疑问。这场持续近7小时的直播,创下1300万人次观看、GMV突破5500万元的惊人战绩,甚至超过了他本人一个月前真人直播5000万元的成绩。数字人主
高频互动、个性化教学、突破成本壁垒,AI老师让英语学习更普惠。6月24日,新东方正式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首款原创AI教育产品——“新东方AI1对1”。这款产品标志着新东方在教育+AI战略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旨在以科技力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发展。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表示:“AI
大家好,我是白杨SEO,专注SEO十年以上,全网SEO流量实战派,AI搜索优化研究者。为什么想分享这个AI工作流及coze扣子这个?因为我们搞流量的如果学会了用AI给我们生产提效将更有助于我们去获客。目前白杨SEO用得并不是很好,分享仅供参考,希望给你一些启发。老规矩,先说下文章大纲如下:1、AI工
近期,“AI新云”(NeoCloud)概念在科技圈和投资圈引发热潮。今年3月,被业内称作“英伟达亲儿子”的AI基础设施企业CoreWeave上市。这家依托英伟达GPU资源冲击新云市场的初创公司,上市不到3个月市值飙升359%,达881亿美元。CoreWeave的“身价暴涨”吸引了无数视线。对此,不少
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革新风暴正从华为开发者大会现场席卷全球产业界。2025年6月20日,在东莞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揭开了盘古大模型5.5的神秘面纱。这一全新版本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预测和科学计算五大基础模型上实现全面突破,标志着中国
一行代码未写,企业已获完整客服系统——这将是AI代理普及的新起点。“今天标志着AI代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的转折点。”OpenAI产品负责人OlivierGodement在项目发布声明中如此评价。就在今日,这家AI巨头通过HuggingFace平台开源了一套完整的客户服务代理框架,采用宽松的MIT许
6月17日,阿里巴巴旗下智能信息平台夸克App正式推出全新学习产品“夸克老师”——一款集讲题、批作业、出题、找试卷于一体的AI家教。该功能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通过指令微调、强化学习等前沿技术,首次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辅导,标志着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迈入新阶段。技术突破:AI模拟真人教学,推理能力
2025年6月17日,字节跳动旗下智能助手豆包正式在电脑版及网页端全量上线“AI播客”功能,用户只需上传PDF文档或网页链接,即可一键生成由两位AI主播演绎的对话式播客节目。这一创新功能凭借高度拟人化的语音效果和秒级转化效率,迅速引发内容创作者、学生群体及职场人士的关注。技术突破:真人级语音交互,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