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字节跳动发布豆包大模型,互联网大厂纷纷就位,击穿“地板价”的打法从C端向B端拓展。这也成为今年“618”最亮眼的价格战。
5月15日,字节跳动率先宣布豆包大模型已通过火山引擎开放给企业客户,大模型定价降至0.0008元/千Tokens;5月21日,阿里云宣布0.0005元可得1000tokens,百度于同日下午直接宣布两款主力模型全面免费;5月22日,腾讯云紧随其后将主力模型之一的混元-lite模型调整为全面免费,科大讯飞也宣布讯飞星火API能力正式免费开放。
短短数日,大模型从以分计价迈向以厘计价,又跑步进入免费时代。问题是,价格战能否催化大模型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
一、大厂掏出“传统艺能”,会是杀手锏吗?
从字节跳动带头冲锋,到科技巨头集体跟进,突然而来的大模型价格战仿佛在重演消费互联网“在补贴中跑马圈地”的历史,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
然而,对于这一轮降价潮,行业内却出现了明显的观点分化。
面对巨头们的价格战,大模型“五小龙”(智谱AI、百川智能、Minimax、月之暗面、零一万物)中,除了智谱AI早已宣布降价外,大部分玩家没有选择跟进。零一万物的创始人李开复及百川智能的创始人王小川更是分别表示“疯狂降价是双输”“百川不会掺和到价格战当中”。
那么,大厂们在打什么算盘?几家大模型明星初创公司为什么拒绝跟进?
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厂来说,价格战这事一举三得。
首先,商业化方面低价抢市场,是互联网标准打法。
通过补贴把“蛋糕做大”,同时低价快速抢占市场,已经深深融入互联网巨头的业务决策基因了。对此,国金证券互联网传媒首席分析师陈泽敏也提出,这些公司此次选择大幅降价,是看到了大模型第一性原理——尺度定律(Scaling Laws)的释放,未来算力成本可能会更便宜。所以他们现在提前降价,先把自己的生态搭建起来。
这也说明科技巨头在经历“百模大战”的技术探索期之后,纷纷选择一边继续能力爬坡,一边加快商业化落地的步伐。而做出这样的决策,与大模型行业市场环境变化有关。根据“AI产品榜”最新发布的全球总榜,大部分头部产品都遇到了增长瓶颈,包括OpenAl在内的各个大模型App用户量增长趋缓。
尽管部分产品保持高两位数增长,但是用户总量就那么多,国内大模型遍地开花的竞争格局下,降价抢占优质开发者,以此触达更多用户,成为模型厂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那么,“以价换量”好用吗?
好用。5月28日,阿里云青岛AI峰会上,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公共云华北大区总经理高飞介绍,阿里云通义大模型大降价不到一周,已得到企业和开发者的积极响应,有头部企业的调用量翻了100倍。
其次,除了上述众所周知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大模型行业的特性:调用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模型的效果。因此,价格战另一个目的就是烧钱为大模型获取更加丰富的训练数据。
在豆包大模型发布会上,火山引擎负责人谭待指出,大的使用量,才能打磨出好模型,也能大幅降低模型推理的单位成本。而且,如今基座大模型已经进入了稳定迭代的阶段,在模型训练和推理使用上,都还有长足的优化空间,成本下降得很快。
这一策略早就被OpenAI使用。从去年开始,OpenAI进行了4次降价,其最新模型GPT-4o不仅价格下调了50%,性能也有大幅提升。而此次国内降价潮主要面向开发者和企业,有助于国内科技公司从应用端获取反馈,以此推进基础模型的技术迭代。
最后,掀起价格战,清退一批实力不足的中小玩家,也是顺水推舟的一个因素。
大模型的训练和维护成本之高不是秘密。去年国盛证券报告《ChatGPT需要多少算力》估算,以ChatGPT在2023年1月的独立访客平均数1300万计算,其对应芯片需求为3万多片英伟达A100 GPU,初始投入成本约为8亿美元,每日电费在5万美元左右。
高成本壁垒,决定了资金雄厚是成为主要玩家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有能力以价换量,也是大厂的竞争优势。
不过,价格战不是决定最终行业格局的胜负手。
二、业务价值与“超级应用”,大模型商业化突围的锚点
关于大模型的商业应用,是各行各业绕不开的话题。对此,埃森哲首席执行官朱莉·斯威特指出:“我们关注的不是生成式AI本身,而是它能够实现什么。”
从2023大模型元年迈入新的一年,“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终端应用”的商业化路线已经十分清晰。在大模型当前的商业化进程中,价格不是决定开发者选择的唯一要素,从模型走向产品,价值创造才是胜负手。
对此,李开复认为对需要最好模型的客户来说,购买100万个tokens的资源包,支付几元或者十几元的费用差别不大;王小川判断大厂降价实质是云厂商的新战争。大模型初创公司没有云服务的生态优势,不需要和大厂竞争价格,也不需要和其他中小企业竞争垂类赛道应用,而是要做一款超级应用;第四范式CEO戴文渊也表示,希望市场更趋于理性,回归到价值,让市场更加关注到生产力能够更好地作用于什么场景。
从上述观点中不难看出,当前市场还缺少真正的“超级应用”打开大模型商业化的新局面。
加速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是微信、抖音等超级应用,大模型时代也需要超级AI原生应用让新技术走向普惠。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不久前在Viva Technology主论坛上提到,人工智能历经多次技术浪潮,但仍然未达到真正的“AGI时代”。在中国,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互联网大厂,都在努力寻找PMF(产品市场契合度),致力于探索最能发挥生成式AI能力、能被数十亿人使用的应用形态。
而在这个过程中,价格战的真正意义在于,帮助企业更低成本地开发、试错,从而探索出一款适用于大模型时代的AI原生应用。对此,华金证券研报也表示,头部大模型官宣降价,或开启应用端“大航海时代”。
这一作用已经有所端倪。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公共云华北大区总经理高飞提到,降价后更多企业选择公共云+API的方式直接调用通义大模型,接近“免费”的调用成本,让中小企业更愿意“先跑起来”。
总之,科技大厂的价格战不会像过往的“百团大战”“网约车补贴大战”一样“威力十足”,但是会加速推动大模型在不同行业开发出高水平应用,让行业跑步进入“价值创造阶段”。最终决定这一轮价格战结果的,将是应用生态。
来源:松果财经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