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一部由14位创业者的人生历程汇聚成的纪录片《燃点》上映,上映近20天,《燃点》收获了共计465万票房,豆瓣评分显示6.0分,超过1%的纪录片。《燃点》上映却不燃,“第一部创业电影”到底带给创业者什么?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14位创业者: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ofo创始人戴威、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papitube创始人papi、猎豹移动创始人傅盛、草根创业者安传东、新氧科技创始人金星、米果文化创始人马薇薇、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陌陌科技创始人唐岩、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皇包车旅行创始人孟雷、皇包车旅行CEO潘飞。创业者不少,所以记录的也比较杂乱,其中篇幅占据比较多的有罗永浩、戴威,他们在影片开拍之时和上映之后的处境差距较大,对创业者的震撼也是最大的。
“30位30岁以下精英”戴威——“老赖”戴威
2017年《燃点》拍摄之初,小黄车风头正劲,接连的出海消息刷爆了人的眼球,联名小黄人推出的活动至今令人津津乐道,更让人羡慕的是,成立仅仅两年的创业公司受到资本的青睐,ofo创业共拿到了20亿美金的融资,也让戴威被评为“30位30岁以下精英”。戴威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Uber在全球每天提供700万次出行服务,而ofo现在是2500万。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世界每一个城市、每一个角落,只要你看到一辆小黄车,都可以骑。”
《燃点》上映后,ofo小黄车的状况用一个成语可以概括——岌岌可危。融资受阻,供应商欠债还不上被起诉,近1500万用户等待退押金。戴威本人也被法院颁“限制消费令”,也就是成为了俗称的“老赖”,出行不能乘飞机,高铁智能二等座,不能买车,不能买房。戴威和Ofo能挺过来吗?现在看起来很难!
失去“锤子”的老罗
《燃点》开篇第一位就是讲的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的创业故事,台上罗永浩铿锵有力,“相声”说的挺溜,但是发布会台下却拖着疲惫的身影,展现出创业的艰辛。不过老罗可能也没想到,镜头下自己的艰辛和如今境地比,还是太简单。
没有罗永浩,就不可能诞生锤子品牌,在“锤粉”得心目中,罗永浩就是锤子的化身,但是罗永浩开始失去了“锤子”。首当其冲的就是锤子手机,锤子命名的手机已经陨落,取而代之的是坚果。紧接着,罗永浩接连卸任了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野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锤子科贸(上海)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如果某一天罗永浩宣布离开锤子,大家将一点不惊奇。
五年前,老罗在第一次的锤子的发布会上高喊“我不在乎输赢,我只是认真。”无数锤粉回应:“你只管认真,我们来帮你赢!”罗永浩是不少人的精神导师,但它的创业路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创业有风险,在短短一年多的拍摄过程中,《燃点》就记录创业公司的兴衰、创业者的痛苦和彷徨,有人甚至认为《燃点》是用创业的艰辛和低谷吓退创业者。不过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创业者即使失败,也是为后来的创业者和自己好好地上了一课。
创业失败并不可耻,重点在于创业者在失败中能否学习,变强,借用《燃点》总导演关琇说的话来结尾吧,“《燃点》不以成败论英雄,每一个走上创业这条不归路的人都值得尊敬,因为他们其实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企业家需要有顽强的承受能力和赢得输赢的精神。那么你适合创业吗?你适合创业吗?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今天小编来分享一下。很多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幸福,因为他们无法忍受每天上下班,所以他们冲动辞职,想自己创业。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创业,你会走很多弯路。
互联网爱好者,打我爱好互联网的那一年起,就先得了职业病,头发就疯狂的抛弃我,这10年每一天都在舍、得之间徘徊着,不过,现在不用了,因为我不再拥有它了。爱咋咋地吧,我这个就是当触网之后的回忆录吧
任正非曾说:华为宁可赔掉10个亿,也要辞退这7000名老员工,而且年龄大多在34岁以上。到底怎么回事?2019年,华为7000多名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相继向华为公司提交请辞自愿离职,辞职后的老员工需要重新竞聘才能上岗。任正非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狼性精神不能灭!
黄光裕也在进化。除了高举高打的早年风格之外,他似乎也变得更具策略性。例如,他开始与先前的竞争对手走到一起,甚至包括零售后起新秀,他试图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式为国美提速。
联拓宝是一款专为支付人打造的支付管理平台,随着平台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合作伙伴,为此我们专门推出“实力派”频道,为你介绍成功合作伙伴的心路历程,他们曾经也是普通人,结缘支付,通过一些思路和方法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相信你能从他们的故事中受益。
国内增速常年维持在100%左右的互联网企业很少,而在这其中,能不囿于巨头围堵之困境、靠独立新打法而实现连续高增长的互联网医药健康企业,更是少之又少。然而,不走寻常路的1药网(Nasdaq:YI)做到了。
如今,创新经济投资风向标,我们目睹了许许多多由投资创造出的商界奇迹。风险与机遇并存,风投的加持让创新业态有效运行。这也反映了一个现象,创业家和创业公司如何从启动项目开始思考,如何得到资本的青睐和投资人的加持至关重要。对于投资人来说,洞察市场的好坏,挖掘投资机会也甚为关键。《商业情报官》访谈节目带您深
后疫情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交易方式等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从传统的线下消费到线上消费,再到如今的私域流量,对于各行各业均面临着数字化营销转型的趋势。
半年拉新之路几经波折,3月份中旬饿了么突然暂停推广让我十分焦虑,对于初创团队是个很大的冲击,怎么安置团队成员,没有单做肯定活不下来的。每天不断在生财深挖拉新行业的帖子,寻找同行的圈友,在生财认识了锋哥(阿锋,我们都老朋友),现在我们成为最有默契的合伙人。
工业革命4.0、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在风口四起的今天,创业大军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呈爆发性的增长态势。而这些新创公司,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企业成本的税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