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厅、酒店、商场等服务场所,我们已能看到一些自主行走的服务机器人,他们能做到自主路径规划、自动避开障碍物等功能,这主要得益于机器人定位导航技术的进步。
在实现机器人导航方法中,目前主要有激光SLAM和视觉SLAM之分,其中激光SLAM适用范围更广,在理论、技术和产品落地上都更为成熟,而视觉SLAM目前仍处于研发和应用拓展及产品逐渐落地阶段。
激光SLAM
在激光SLAM中目前主要采用2D或3D激光雷达,但应用于机器人身上主要以2D激光雷达为主,2D激光雷达也叫单线激光雷达,它充当了机器人的“眼睛”,可实时采集周围物体的环境信息,对采集到的物体信息呈现出一系列分散的、具有准确角度和距离的点云数据,通过激光SLAM系统对不同时刻的两片点云数据进行匹配与比对,计算激光雷达相对运动的距离和姿态的改变,也就完成了对机器人本身的定位。
激光雷达的出现使得测量更精准,误差模型更简单,在室内环境中运行稳定,当然,除了室内,针对室外(即使是强光直射)环境也同样有运行稳定的激光雷达。另外,由于点云信息本身包含直接的几何关系,使得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导航变的更为直观。
视觉SLAM
视觉SLAM方案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路径,一种是基于RGBD的深度摄像机,比如Kinect,还有一种就是基于单目、双目或者鱼眼摄像头。
基于深度摄像机的视觉SLAM,跟激光SLAM类似,也是通过收集到的点云数据,来计算障碍物的距离。
而基于单目、鱼眼相机的视觉SLAM方案,主要是利用多帧图像来估计自身的位姿变化,再通过累计位姿变化来计算距离物体的距离,并进行定位与地图构建。
总的来说,相比视觉SLAM,激光SLAM技术更为成熟,适用范围也更广阔。目前,基于激光SLAM技术的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服务机器人中。
随着SLAM技术重要性的凸显以及应用市场的扩大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SLAM技术的研发中,其中就包括了思岚科技这样的企业,思岚科技是我国最早将激光SLAM技术应用于服务机器人的企业,目前,在机器人定位导航领域已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为了帮助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功能,思岚科技在2014年时就面向全球发售了第一代激光雷达RPLIDAR A1,成为国内外首款批量销售的低成本激光雷达,推出不久就已累计上千家的使用用户。
2015年思岚科技又推出定位导航模块SLAMWARE。据思岚科技CEO陈士凯的介绍,机器人想要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实现自主行走,就必须像人一样拥有“眼睛”和“小脑”,实现自主定位、导航及避障的能力,而激光雷达充当了机器人的“眼睛”,但光有眼睛是不够的,带着实现机器人自主行走的使命,思岚科技推出了SLAMWARE,该产品集成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步定位与建图及配套的路径规划功能,相当于机器人的“小脑”。据了解,在 2015-2016年就已经有客户陆续使用SLAMWARE自主定位导航解决方案,到目前,新松机器人、优必选等公司都已成为思岚科技的合作伙伴。
除了SLAMWARE的面世,在2015年,思岚科技还提出并确立通用型服务机器人开发平台概念,并发布通用型服务机器人开发平台ZEUS,ZEUS是可扩展的通用机器人整机平台,依靠内置的高性能SLAMWARE自主导航定位系统,可搭载不同应用,并在任何商用环境中开展工作,无需外部环境调整及编程设置。
在2016-2017年时,思岚科技又发布了第二及第三代低成本激光雷达RPLIDAR A2、A3,在测量性能和实用性上都实现了本质的突破,刷新了三角测距雷达难以突破20米的局限。
截止2019年,思岚科技又推出了一款全新TOF激光雷达RPLIDAR S1,兼备更远测距、更小体积及抗强光等特性,使机器人定位建图达到一个新高度。
除此之外,基于SLAM技术的定位导航系统也升级至第三代,在处理速度、性能、效率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相比传统SLAM,此次升级版的SLAM 3.0系统采用图优化方式进行构图,能实现百万平米级别的地图构建能力,同时拥有主动式回环闭合纠正能力,能很好消除长时间运行导致的里程累计误差,成为目前行业中最受欢迎的定位导航方式。
如今,基于思岚科技的机器人导航方法已应用于各大服务机器人中,他们能做到自主定位、自动建图、路径规划与自动避障,帮助移动机器人解决了自主行走难题。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7月5日,上海国际工业装备及传输技术展(简称AHTE)在上海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科新松给用户带来了更完善的面向场景、面向未来的“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除了携国内首台25kg协作机器人华丽亮相外,还带来了针对汽车和3C行业的6大应用解决方案,包括汽车踏板压力测试、机车触屏测试,大扭矩螺钉拧紧及无人
6月28日——30日,以“时不我待”为主题的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正式举行,联想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ICT科技企业将携全线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亮相。捷象灵越作为联想子公司联晟智达生态伙伴参展,围绕“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主题,展示了面向未来的、高柔性化的托盘机器人矩阵以及工厂智慧物流应用场景演示。M
6月14日,为期三天的LogiMATChina2023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盛大开展。作为物流行业风向标的重要平台之一,LogiMAT斯图加特物流展一直致力于呈现内部物流产业前沿科技。不同以往参展展品,在今年LogiMATChina展会现场,兰剑智能(展位:N4-D01)全系列移动机器人家族首次集
5月25日,消费级机器人品牌「ROBOSEN」乐森机器人(以下简称:乐森)在北京兰境艺术中心隆重举办以“MakeLifeMoreFun”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乐森重磅推出三款消费级娱乐机器人,包括乐森巴斯光年、乐森大黄蜂G1性能版、乐森擎天柱《超能勇士崛起》精致系列机器人,以及两款乐森智能基
5月25日,消费级机器人品牌「ROBOSEN」乐森机器人(以下简称:乐森)宣布,日本著名机械设计师河森正治(ShojiKawamori)正式以“产品创想合作伙伴”的身份加盟乐森。河森正治表示:“乐森拥有高超的变形技术、运动技术以及AI应用方法,将结合他对机器人和AI方面的构思,一起开发新的AI机器人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