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智能家居、智能门锁的普及,安全智能、好用方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谈资。然而,去年的小黑盒开锁事件余温未冷,众多消费者对购置智能锁还在犹疑不定的时候。近日,又一让吃瓜群众震惊的事情,将智能锁、尤其是指纹锁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8月11日,北京、天津、河北三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智能门锁比较试验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智能门锁IC卡解锁、指纹解锁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超过六成的智能门锁IC卡钥匙可以被破解复制,超过八成可用制作的假指纹解锁。消息一出,各界哗然!
据了解,此次的质量报告主要来自京东、天猫、苏宁、三星官网等电商平台销售的28个品牌,一共有38款智能门锁,样品价格从790元到3700元不等。
这次的测试内容主要是:指纹解锁试验、密码逻辑安全试验、IC卡解锁试验、APP解锁存在网险、EMC电磁兼容性、电路非正常试验、环境试验,测试标准及方法如下。
经过以上测试,38把智能门锁样品中,有30把样品可靠性差;8把样品EMC电磁兼容试验存在异常反应;6把样品极低温-40度环境下无法解锁;在安全方面的测试中,有24把样品的IC卡钥匙可被破解复制,14把智能门锁样品宣传具有活体指纹功能,实测并不具备此功能;32把样品可用制作的假指纹解锁!
而这份检测结果中,最关键的当属“活体指纹识别”的覆灭,现在市场上大多数智能锁实际上都会以“活体指纹”为卖点来进行宣传,京津冀消费者协会发布报告毫不留情地给指纹锁打了波脸。
话说回来,智能门锁这么不安全,你还会选择它吗?
智能锁的安全问题的确值得推敲,但它却依旧是未来的家居门锁趋势。除非你的记性够好、能将“带钥匙”一事时时刻刻记在心间,那么便无需跟风安装智能锁。但若你属于日常粗神经的类型,智能锁仍然是更为妥帖的选择,当然,前提是,选到合适且靠谱的产品。
可在鱼龙混杂、水极其深的智能锁市场中,到底什么样的智能门锁才是最有安全保障的呢?
从京津冀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指纹锁的安全性已经备受质疑,从原理上讲,指纹锁的识别技术只是基于皮肤表面,这本身就不足够安全,那么什么样的识别技术才更安全呢?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锁除了指纹识别技术外,还有人脸识别和 静脉识别技术 。而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被多方证明过用照片和3D人脸模型也能破解,安全性 大打折扣 。那么指静脉识别技术呢,是否比前两种技术更安全?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吧。
静脉识别的原理是采用波长700-1100nm的红外光照射手指,手指内部静脉血管里的血红蛋白会吸收部分红外光,从而绘制出指静脉图像。然后图像数字化,并做特征提取,与已经记录的指静脉图像对比,完成识别过程。这种利用人体内部的血管纹路来识别开门的方式,根本无法被复制、也盗取不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体识别。相比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来说,安全系数无疑高出了很多倍!
由于指静脉技术识别的是静脉图像,那么它对使用对象和使用环境可以说也是最包容的。无论老人还是小孩,手指脱皮还是脏污、起茧都可以无阻碍识别,并且一年四季都可以不受外界影响,顺畅开启。
门锁是家居防盗的重要设备,也是家的第一道防线。一把好的门锁,可以让你居家安心,出门放心。对于门锁的重要性,相信每个人都是非常清楚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门锁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优胜劣汰,技术创新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将成为品牌的两大杀手锏,而新的、更安全的识别技术也势必将取代旧的、存在缺陷的识别技术。所以,为自己的爱家选择什么样的智能锁,你心中清楚了吗?
(完)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呼唤未来科技的梦幻之旅,感触智能家居的灵动时刻,备受瞩目的第十九届文博会即将到来,谁又能错过这样一与未来生活相遇的奇妙体验呢?据悉,作为后疫情时代首度开放的世界级文化科创盛会,本届文博会可谓是黑科技的盛宴,智能化的专场。开幕式将上演智能家居的科幻体验,开启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家居新体验,更有海量家居智能
在技术持续升级、消费者观念发生转变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与智能相关的设备销量逐渐走俏。能够为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智能家居产品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背景下,智能家居行业日渐火热,实现了飞速发展。其中,作为智能家居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照明,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
在接近尾声的2023上海车展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可以说是出镜率最高的两个名词,“第三空间”的智能化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当第三空间快速向智能化跃迁,人们居住的“第一空间”和工作的“第二空间”,能否顺应智能化浪潮?能否给出像“智能座舱”那般惊艳的智能化体验?能否刷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认知?即将在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