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邻章
云计算市场正迎来变革期,越来愈多欲求在云计算市场取得成功的厂商,正纷纷提升云计算在企业内部的战略地位,试图以此调动更多资源或是运用内部资源技术产生更强协同效应。
如我们所见,过去一年来,国内阿里、腾讯、百度三巨头就相继公布企业云计算组织构架调整。去年8月,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9月底,腾讯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12月,百度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
就在今日,百度再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宣布进一步升级“云+AI”战略,提高百度智能云的战略地位。
李彦宏在内部全员信中宣布:“公司决定进一步升级“云+AI”战略,进一步提高百度智能云的战略地位。即日起,百度智能云与CTO体系高效融合,百度副总裁、智能云事业群组总经理尹世明携ACG团队向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海峰汇报。”对于百度此番组织构架调整,其目的李彦宏在内部信中也说得十分明了——将百度AI的领先能力更高效地向产业界输出,让百度成为引领人工智能工业化大生产的关键力量。
个人认为:百度智能云(ACG)与百度CTO(AIG&TG)体系进行融合, 尹世明领导的ACG团队向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海峰汇报,对于实现李彦宏的期许是大有裨益的,他让云+AI战略进一步凸显的同时,更让技术走到了距离落地应用最近的地方。
在此,我们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看。
其一是百度的AI技术能力与百度智能云产生协同效应已经凸显
从现实来看,百度智能云与百度AI技术从某种层面来说是相辅相成的。百度大脑的各项AI技术能力,其实在通过云提供给行业客户,百度智能云肩负着百度AI技术商业化落地、赋能产业智能化的重任。
另一方面,事实上百度AI技术也是百度智能云在行业得以实现差异化竞争,以此追赶当前市场份额领先者,并实现高速发展的最为有力的武器。勿需讳言的是,以市场份额来衡量,当下的百度智能云在云计算市场份额上,依旧是处于追赶状态。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的是,在百度AI技术的支撑下,近来百度智能云业务发展迅猛。在过去一年里,智能云事业群组的用户数、收入翻倍增长,流量和服务器三倍增长。在Canalys和Synergy Research两大国际机构公布的数据中,百度智能云当下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中已经排名第四,稳固了国内云计算市场第一梯队的位置。在百度此前公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中,百度智能云收入就达到了16亿元,同比增长92%,成为国内云计算市场增速第一的云服务厂商。这一切事实上离不开 “云+AI”战略的指引,诚如李彦宏在内部信中表示:凭借着“云+AI”战略,百度智能云发展迅猛。
当然,实现云计算市场份额的提升,可能只是百度此番进行组织构架调整的原因之一,更大的原因在于:百度想以此推进百度领先的AI技术能力实现更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让百度成为引领人工智能工业化大生产的关键力量。
其二则是AI工业化大生产来临,百度必须把握住这一机会
一大现实是, AI技术当下正进入大规模落地的新阶段,AI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正在来临。这无论是在百度内部还是从整体产业现实来看,这一现实也已凸显。
在百度内部,李彦宏、王海峰、尹世明对AI技术正进入工业化大生产阶段,有着高度共识,已成为百度当前的核心战略之一。诸如李彦宏在智博会的主题演讲中就表示:“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从大家津津乐道的那些酷炫的效果变成了一个社会的共识,变成了一个国家战略。我们要做的就是扎实地去推进人工智能在各个产业领域的渗透,帮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提升效率,提升人们的感受。”王海峰在多个场合也谈到:“当前,我们正身处以AI为核心驱动力量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之中,AI正将人类社会带入智能时代。”尹世明在刚刚召开的百度云智峰会上也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中国发生,这场智能革命正在从基础建设阶段跃升到工业化阶段。”。
而从外部现实来看,也能明显看到:随着AI技术以及AI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其在赋能路径上也实现了从赋能面向消费端的单个应用逐步进化升级为赋能B端的产业智能化的转变,其赋能对象实现了进一步的扩宽,逐步深入汽车、金融、制造、农业、林业、气象、医疗、交通等各行各业中,开始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诸如在制造业中,为华为、小米、vivo、特斯拉等提供服务的精研科技,借助百度智能云提供的视觉智能AI技术,解决了产品质检过程中过去主要靠人眼检测的痛点,实现了智能质检,大大提升了效率——以往每天检测2000件的人工极限被AI+机器拓展成了每人看管三台机器,每天可检测9000件。
此番百度进行组织架构升级,进一步提升“云+AI”战略地位,让AI技术体系与百度智能云实现更为紧密的结合,而这也或将助推百度大脑的核心AI技术能力更快地输入到百度智能云中,对百度智能云实现更进一步的技术支撑,让百度智能云上“天算、天智、天合、天工、天像、天链”六大AI工程平台的能力实现更进一步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业界开发者,进而推进诸如百度AI视觉智能、对话智能、数据智能等AI技术在产业内实现更大规模落地,推动产业合作伙伴进入智能化时代,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达成降本增效。
如我们所见:在百度大脑5.0中,对外开放了多达210项的AI能力,并打通了从基础层的深度学习技术到通用AI能力、应用技术方案,再到定制化模型,以及最终的部署和集成等整个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落地的全部流程,实现了AI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成为“软硬一体的AI大生产平台”。
百度大脑5.0的这些能力特性输入到百度智能云中,那么对于开发者而言,则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赋能AI时代、推进产业智能化转型的万能工具箱,使得他们能够一方面随心所欲的挑选各种AI工具模块,一方面使用百度智能云提供的强大算力服务,进而更为快速地开发出更多功能更为强大的AI应用去惠及各行各业,造就行业规模效应,共同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事实上,百度大脑已经聚拢了130万开发者,对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生态而言,就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所以综合而言:
百度此番进行组织构架升级,进一步加码“云+AI”战略,实现百度AI技术与百度智能云更为紧密的结合,事实上其是在以此打造竞争合力,试图在赢得更多云市场份额的同时,实现其“将百度AI的领先能力更高效地向产业界输出,让百度成为引领人工智能工业化大生产的关键力量”的野心。
在个人看来,百度这次的组织构架调整,可以说是在AI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来临之际,百度为加速推进AI技术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矿区厂房、走进千家万户,实现更大规模、更多行业的落地赋能而提前进行的一次精准的卡位布局,可以说百度正以瞄准未来。
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邻章【微信号:ZLxgic 公众号:TMT317】,关注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消费&产业互联网等。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2023年7月6日,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3)在上海开幕,“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本届大会的备受瞩目的话题,据悉,在昇腾AI大模型的创新研发中,华为联手26家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了一支协同创新的“AI明星队”,云天励飞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杰出代表,和互联网大厂、运营商、科研院所等优秀团队
这几个月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展现出的能力令世界惊叹。自从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掀起了一波AI浪潮后,AI仿佛已经沉寂了很久,ChatGPT的横空出世就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让AI这个名词重回C位。过去在AI1.0时代,主要通过训练模型来实现图像识别、声音识别、语言处理等特
文:互联网江湖作者:志刚2023年的IoT需要一个新故事。6月29日,涂鸦智能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企业级战略PaaS2.0,希望通过一个平台+四大开发服务,建立起IoT生态。对于这场发布会,市场的态度是积极的。美东时间6月29日收盘,涂鸦智能美股股价上涨5.6%,来到1.87美元/股。近日股价稳定
2020年底,王慧文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时,外界本以为这位伴随中国互联网发展而持续创业20年的人物即将告别创业舞台。但是,一个曾经多次创业,正值壮年的互联网老将心中的创业热情是难以熄灭的。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继创下TPC-C性能&性价比双冠之后,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再度实现关键突破。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CXL(ComputeExpressLink)2.0Switch技术的PolarDB数据库专用服务器。在原有RDMA网络的基础上,Polar
2025年9月24日,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AlibabaCloudLinux4(简称Alinux4)。Alinux4基于Linux6.6内核打造,是首个全面遵循龙蜥社区“开源生态合作倡议”规范的商业发行版。它不仅兼容主流开源社区生态,更针对阿里云最新9代ECS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重磅发布AI安全护栏,提供五项核心安全能力,护航AI安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融入AIAgent开发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另一方面持续用AI赋能安全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Agentic-SOC安全运营,提升安全威胁检测和响应效率。在过去的一年,AIAgent正在
9月24日,魔搭社区举办了“全球协作•科学突破•创意无限”的专题论坛,并发布魔搭社区国际版、科学智能专区与AIGC创作引擎FlowBench,旨在连接全球开发者、加速科研范式创新、赋能创意表达。自2022年11月初成立至今,魔搭社区已成长为中国最大AI开源社区,其模型数量已突破10万,服务了全球20
9月24日,2025云栖大会现场,阿里云CTO周靖人接连发布了七款大模型技术产品。七款技术产品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模型领域,在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以及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均实现突破。在大语言模型中,阿里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全新亮相,性能超过G
9月24日,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宣布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扩建计划: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region),并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以便更好服务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AI和云计算需求。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是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