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博物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闲暇时的选择。文物局数据显示,从2010到2019年,中国博物馆参观人次逐年上升。2019年,全国共备案博物馆5535家,举办展览2.86万个、教育活动33.46万场,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
在参观的过程中,如有一位优质的讲解员陪伴,可以极大地提升博物馆的体验,获得更全面的文物背景知识。得益于AR、VR、云服务和5G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博物馆开始也逐步向智能数字化转型。智能讲解员的出现,不仅能缓解博物馆讲解员人手不足的压力,同时他拥有庞大的文物资料数据,能进行多媒体化讲解,与游客实时互动,用科技的力量让文物在人们面前焕发新生。
此外,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知名博物馆,也开始跨界联名,进一步开始打造自身文化IP,如此一来,代表博物馆形象的人物IP必不可少。在这一背景下,拥有虚拟形象的博物馆智能讲解员已成为一种大趋势。
博物馆产业发展迅猛,数字化转型开辟新径
博物馆讲解员的存在,可以引导观众把观赏展品获得的感性认知,梳理为系统的理性知识,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融会贯通,收获更多。尽管近年来博物馆参观人数飞涨,但受限于薪资待遇和人员编制,博物馆讲解员的数量显得捉襟见肘。因此,讲解员通常只为重要来宾和团体提供服务,几乎不面向散客。
另外,讲解员的培养也很不容易。基础能力的锻炼就需要一年半载,要想将馆藏文物、遗址背后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则至少需要三五年的历练。在人员吃紧的情况下,博物馆讲解员不仅要长期重复劳动,体力消耗也相当惊人。据浙江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某位工作人员透露:该馆高峰时段每日参观者达两万人次,却仅有6个讲解员接待,每人每天要步行超过20公里,接近于一场半程马拉松,更不用说对嗓子的损耗。
为此,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借数字化转型,寻找全新的展示方式和讲解模式,将目光投向了无需培养、不知疲倦的智能讲解员。
丰富呈现,生动讲解,虚拟讲解员不输真人
早期博物馆在应对讲解人员不足时,主要使用“自助式随身讲解设备”:参观者支付押金,租借一套“随身听+耳机”,到特定区域时按下对应开关,即可收听预先录好的讲解词。该模式一来要花钱租用设备,二来互动性差,只能翻来覆去听同样的讲解词,提出问题也无法当场解答,令参观者的体验打了折扣。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迅速发展,全新的博物馆智能讲解员开始投入使用。
智能讲解员的载体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分布于展厅各处的立式大屏一体机,其二是由博物馆的手机App。无论哪一种,智能讲解员都有可视化的虚拟形象,而且内置海量文物资料,还能联网检索信息,“知识积累”远超任何真人讲解员,不仅能由古至今娓娓道来,也能在参观者提问时即时互动。
智能讲解员不仅能介绍特定的博物馆空间展品,还可以随着参观者游览路径随问随答,充分发挥他们庞大的知识图谱的作用。智能讲解员能将真人讲解员从高强度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后者有更多时间从事富有创造性的博物馆工作。
相芯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STA(Speech-to-Animation)技术,通过语音驱动虚拟形象说话及反馈情绪和动作,让博物馆智能讲解员能自主的开口说话并活动起来。该技术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和计算机图形学结合,让计算机能够理解语音的内容并精细驱动虚拟形象的口唇动作、面部表情、肢体姿态,为智能讲解员生成极其真实的虚拟形象。
换言之,通过STA技术,智能讲解员在表现力上大大增强,具备更丰富的表情与动作,能够“绘声绘色”地为参观者进行讲解,相比真人讲解也不遑多让,还有真人造型、卡通人物造型和动物造型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服务范围覆盖各个年龄段,小朋友也能乐在其中,体验寓教于乐的趣味讲解。
作为博物馆智能讲解员主要技术提供方,相芯科技(FaceUnity)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图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科创企业,研发团队由业内重量级科学家领衔,在3D图形、计算机视觉、VR/AR领域拥有20余年研发经验,致力于将好莱坞电影级的特效技术在消费级应用中的普及,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短视频、直播、社交、游戏、智能家居、教育、广告营销、新零售、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
打破空间限制,加速博物馆数字化
智能讲解员的价值,远不止是帮助博物馆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更凭借其智能化、电子化和展示效果多样化的特性,为博物馆行业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
首先,相比于只能口头阐述的真人讲解员,寄生于屏幕的智能讲解员在展示效果上更加多样化,除了实时语音交互,还能佐以字幕,甚至从数据库中调取图片和视频配合讲解,帮助参观者更加清晰、深入地理解文物与历史。
变化,以演绎历史的方式,给参观者更多代入感和趣味性。
同时,博物馆也可以打造基于自身文化特点的讲解员IP,譬如成都博物馆可以将国宝熊猫作为讲解员形象,大英博物馆以“猫神”贝斯特作为讲解员形象,巴黎卢浮宫以蒙娜丽莎作为讲解员形象……该方式不仅可以给参观者带来更深刻的印象,也能强化博物馆自身的品牌价值,甚至与文创周边联动,推出联名产品,提升博物馆副业营收。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智能讲解员是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AR、VR和5G技术的发展,以及扫描建模的精度不断提升,未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藏品甚至整个博物馆的布局都会被数字化,成为“云上博物馆”。参观者无需奔赴实地,只需要带上VR眼镜就能在“云上博物馆”中畅游,或者以AR设备投影出博物馆藏品,在家中远程欣赏把玩,使博物馆游览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掣肘。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博物馆业界已经有了“虚拟观众”的说法,专指非实地参观的观众,而且数量正井喷式增长。智能讲解员以其特殊的存在形式,无论是线下参观者还是虚拟观众,都能够贴身相伴,为参观者提供一对一的讲解服务,这正是数字化对博物馆价值的重塑与升级。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虽然我国汽车芯片行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已经迸发出无限潜力。一方面,智能汽车的发展不断带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政策引导下,汽车芯片企业持续抢占高地。对此,在7月5日-7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就做出表示,“中国将成为未来汽车芯片发展的集聚地”。车规芯片行业近日的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办。云天励飞将在大会上展示自主设计开发的新一代边缘计算芯片DeepEdge10系列SoC芯片,并公布“天书”大模型的最新动态。欢迎莅临上海世博展览馆H1-C801展台参观交流!同时,云天励飞也将与中国电子、中国信通院、华为等合作伙伴,在WAIC的舞台
近日,俄语地区矿业权威媒体网站"vnedra.ru"发表了一篇关于X射线矿石智能分选设备效果对比的研究报告。报告发表人是NorthernKatparLLP矿山总工程师KulmukhamedovG.K.先生以及首席执行官LigaiA.B.先生。NorthernKatparLLP矿山隶属于哈萨克斯坦Ta
近日,酷学院智能产品发布会在深圳闪亮登场。近200位现场观众和近万人次在线观看,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发布会上,酷学院引领大家探索企业培训学习和人才发展领域的新高度,并揭幕其全新的产品智能升级和突破。酷学院产品负责人徐晨通过形象生动、逻辑严谨的讲述,揭晓了全新的智能企业培训和人才发展平台,以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交织的时代浪潮中,安全的边界不断延展,技术的演进正引领产业迈向新一轮变革。10月24日,以“弈动Dynamic·数智跃迁博弈无界”为主题的2025TechWorld智慧安全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院士学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权威专家与业界精英齐聚北京,共议AI安全、数
2025年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之人工智能(AI)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际院士科创中心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温港院士科创中心承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与温州市电力工程学会提供支持,以“瓯江论道-AI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继创下TPC-C性能&性价比双冠之后,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再度实现关键突破。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CXL(ComputeExpressLink)2.0Switch技术的PolarDB数据库专用服务器。在原有RDMA网络的基础上,Polar
2025年9月24日,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AlibabaCloudLinux4(简称Alinux4)。Alinux4基于Linux6.6内核打造,是首个全面遵循龙蜥社区“开源生态合作倡议”规范的商业发行版。它不仅兼容主流开源社区生态,更针对阿里云最新9代ECS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重磅发布AI安全护栏,提供五项核心安全能力,护航AI安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融入AIAgent开发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另一方面持续用AI赋能安全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Agentic-SOC安全运营,提升安全威胁检测和响应效率。在过去的一年,AIAgent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