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疫情让民众对医疗健康倍加关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上,智慧医疗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自然也吸引众人的目光。其中,由哈工智能展示的采血穿刺机器人创新融合AI重建识别技术、图像融合导航技术及力反馈控制技术,可有效解决人工寻找血管难的痛点,且穿刺更加精准,能够有效降低护士采血感染风险,采血效率更高,更具成本优势,使其一经亮相,便备受瞩目。
穿刺采血机器人的研发成功标志哈工智能围绕“AI+ROBOT”战略,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以智慧医疗为全新发力点,哈工智能不断探索机器人与AI、5G、视觉等先进技术和多元化应用领域的结合,在塑造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及稀缺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与场景,让高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弄潮智慧医疗蓝海 解决行业痛点难点
智慧医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至2019年全球智慧医疗服务支出年复合增长率超60%。在中国,智慧医疗市场更是一片待开拓的蓝海,极具增长潜力。据中商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在这片蓝海里,哈工智能堪称“弄潮儿”,通过成立子公司磅客策(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磅策”),成功切入智慧医疗领域,专注于利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帮助医疗机构切实解决问题和痛点,实现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商业价值。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19年年底,全国护士总数达到445万人,比2018年增长35万人,但依然存在严重缺口,尤其是在检验检测环节普遍存在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此外,在采血过程中,一些特殊体质或重症患者的血管识别难度极大,增加了操作风险;医护人员在采血穿刺作业时近距离接触也存在感染风险;且由于检验采血压脉、试管贴标、摇匀等流程的规范性不足30%,直接影响检验准确性。但在我国医疗领域,实现采血全流程自动化尚属行业空白,目前采血穿刺机器人的应用整体处于初级阶段。
磅策研发的两款用于静脉采血的采血穿刺机器人——便携式采血机器人和全自动采血机器人,可满足医疗机构的不同需求。两款机器人均能够精准地判断患者血管位置,进行精准地穿刺,完成穿刺采血、电子压脉、试管管理、耗材管理、止血护理的静脉采血全程操作,并有效降低采血穿刺痛楚(为人工穿刺痛楚的三分之一)和减小采血过程中交叉感染风险,主要用于血常规、生化等血液检测。目前该机器人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准备阶段,下一步将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并投入应用,有望填补智慧医疗领域的空白。
磅策CEO谢雷表示,哈工智能采血穿刺机器人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更具市场竞争力。在技术层面,该机器人首创实时图像分析并可快速计算组织形态;采用CT与超声图像融合配准导航,实时反馈软组织变化;实现超声姿态贴合,解决标准留图;自制10轴专用穿刺装置,涵盖超声贴合算法所应用的运动模型与穿刺多维度、深度、角度的穿刺机构,形成以AI+影像引导下的穿刺技术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在应用层面,其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行业痛点,而且其效率、准确性及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为市场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整合内外部资源 推动医疗行业智慧升级
穿刺采血机器人只是哈工智能在智慧医疗领域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一领域,哈工智能已经开始新的谋篇布局,寻求更加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磅策已打造AI+影像引导+穿刺定位+机器人技术平台,通过与国内多家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团队深入合作,专注于研发各种临床应用场景中使用的小型化穿刺机器人。据谢雷介绍,未来,磅策在此平台上将衍生出麻醉镇痛机器人和肿瘤消融机器人等一系列医用机器人产品线,将在不同临床场景中应用。目前除了成功研发全自动采血机器人及便携式采血机器人两款工程样机,磅策已经启动麻醉镇痛穿刺机器人及肿瘤介入穿刺机器人的研发。
哈工智能将磅策作为其在智慧医疗领域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重要推手,集合内部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应,推动智慧医疗领域产研一体化产业链的形成;整合外部顶级医疗资源,共探机器人在医疗多领域的应用。在内部资源整合上,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为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深入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哈工智能旗下另一个子公司哈工易科也在助力医疗设备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哈工易科突破冻干机材料的焊接工艺难点,为楚天科技完成国内首条医用冻干机板层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实现单条产线7类产品无缝换产的自动化、柔性化生产。
在外部资源整合上,哈工智能正在持续深化与一流医疗结构的合作,通过整合各自优势资源,不断探索AI、机器人技术与医疗领域的技术结合及产业应用。今年7月,哈工智能与润达医疗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医疗健康产业、医疗智能化领域展开全方面的合作,布局行业潜力项目,助力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向智能化转型与升级。目前,双方已就采血机器人项目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就采血与体外诊断技术可结合性与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了论证。
近年来,哈工智能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0年上半年,哈工智能研发投入3,468.45 万元,占收入比例为 4.5%,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14%,其中用于医疗领域的研发投入也逐年增加,这在筑牢哈工智能技术护城河的同时,也将为其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布局拓展注入持久动力。
谢雷表示,很高兴借助工博会这样一个国际性舞台展现哈工智能在智慧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磅策汇集了一批国内具有临床研究、机器人研发经验的综合性极强的医工结合团队,致力于为医疗机构提供一系列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未来,磅策将依托AI+影像引导+穿刺定位+机器人技术平台,为中国智慧医疗的发展持续赋能。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医用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实际应用,随着逐渐广泛和深入,医疗器械行业智能化的步伐正日益加快,国家也在不断鼓励医用机器人等创新性医疗器械的发展。如: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重点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也指出,全面推进机
近日,2022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在深圳举办,浪潮信息存储产品线副总经理刘希猛在会上发表了《新存致远,数聚向新》主题演讲。浪潮信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加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为医疗机构打造场景化、个性化数据基础设施。目前,浪潮存储已经为全国数百家大型医疗机构构建了数据基础设施,其中
2022年11月23日,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的第8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海尔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旗下海尔生物医疗、玛西普“以真诚,智敬生命”为主题盛装亮相展会,通过“现场展”与“云端展”相结合,全面展示了在生命科学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单纯的物质生活提高已无法满足员工精神需要,密集型工作、劳动强度大进一步增加了其挫折感和孤独感,企业的程式化管理、缺乏人情味的氛围也使年轻员工的心理不再健康,抑郁无处排解,最终导致家庭悲剧。
日前,由腾讯新闻立春工作室与阳光媒体集团联合出品,英特尔vPro平台冠名的《杨澜访谈录》逐风者第三季已全面上线。在9月30日播出的第三期节目中,杨澜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
一场没有罗永浩的“罗永浩直播”,正在改写带货规则当数字人罗永浩在百度直播间举起青岛啤酒,以标志性幽默回应粉丝提问时,弹幕疯狂刷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疑问。这场持续近7小时的直播,创下1300万人次观看、GMV突破5500万元的惊人战绩,甚至超过了他本人一个月前真人直播5000万元的成绩。数字人主
高频互动、个性化教学、突破成本壁垒,AI老师让英语学习更普惠。6月24日,新东方正式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首款原创AI教育产品——“新东方AI1对1”。这款产品标志着新东方在教育+AI战略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旨在以科技力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发展。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表示:“AI
大家好,我是白杨SEO,专注SEO十年以上,全网SEO流量实战派,AI搜索优化研究者。为什么想分享这个AI工作流及coze扣子这个?因为我们搞流量的如果学会了用AI给我们生产提效将更有助于我们去获客。目前白杨SEO用得并不是很好,分享仅供参考,希望给你一些启发。老规矩,先说下文章大纲如下:1、AI工
近期,“AI新云”(NeoCloud)概念在科技圈和投资圈引发热潮。今年3月,被业内称作“英伟达亲儿子”的AI基础设施企业CoreWeave上市。这家依托英伟达GPU资源冲击新云市场的初创公司,上市不到3个月市值飙升359%,达881亿美元。CoreWeave的“身价暴涨”吸引了无数视线。对此,不少
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革新风暴正从华为开发者大会现场席卷全球产业界。2025年6月20日,在东莞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5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揭开了盘古大模型5.5的神秘面纱。这一全新版本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预测和科学计算五大基础模型上实现全面突破,标志着中国
一行代码未写,企业已获完整客服系统——这将是AI代理普及的新起点。“今天标志着AI代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的转折点。”OpenAI产品负责人OlivierGodement在项目发布声明中如此评价。就在今日,这家AI巨头通过HuggingFace平台开源了一套完整的客户服务代理框架,采用宽松的MIT许
6月17日,阿里巴巴旗下智能信息平台夸克App正式推出全新学习产品“夸克老师”——一款集讲题、批作业、出题、找试卷于一体的AI家教。该功能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通过指令微调、强化学习等前沿技术,首次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辅导,标志着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迈入新阶段。技术突破:AI模拟真人教学,推理能力
2025年6月17日,字节跳动旗下智能助手豆包正式在电脑版及网页端全量上线“AI播客”功能,用户只需上传PDF文档或网页链接,即可一键生成由两位AI主播演绎的对话式播客节目。这一创新功能凭借高度拟人化的语音效果和秒级转化效率,迅速引发内容创作者、学生群体及职场人士的关注。技术突破:真人级语音交互,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