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客厅跑步、在床上游泳、抱着宠物狗当杠铃……"
今年的这届沙雕网友,在疫情爆发之后,为了甩掉因为宅家而日渐增长的体重,花样百出的在家进行着健身活动,俨然已经将家里改造成"健身房"。
土味健身,成为了在2020年初最为火爆的关键词。为了减肥,各种各样的健身方式层出不穷,居家健身,已然有了取代健身房的势头。
但居家健身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在没有健身教练的指导下,仅仅跟着视频一起健身,动作不标准等问题比比皆是
不过,人们真的用得上AI健身吗?
AI健身,健身教练们的"隐形杀手"?
在AI技术的不断进步之下,"人工智能"似乎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都热衷打上的标签。与AI技术结合之后,似乎能够给人一种更加专业的感觉。那么,和AI技术结合的健身行业,与传统健身有着怎样的区别。
AI健身的概念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人工智能兴起的这个年代里,几乎所有行业都被AI技术所赋能,AI健身也是在这一环境下所诞生。
AI健身主要包括前端、后台和硬件三个板块。前端指的是健身相关服务软件、后台是用户身体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硬件则为健身相关的智能硬件、器材。
借助于这一套体系,AI健身能够对用户的身体状况实现全方位的了解,从而为用户定制出符合其当前身体状况的健身计划。
而类似的AI健身项目已经实现。号称国内第一家人工智能健身的VENTO,就推出了一个AI智能健身房。
AI设备会对用户进行多项测试,从而获取用户身体数据信息,然后将数据保存在智能手环中,并与智能健身器材共享数据,从而在用户健身过程中,实现自动化调整。
除此之外,有着AI技术的介入,相对于健身教练来说,能够帮助用户更加科学的进行健身。与健身教练终究是人,所以再制定计划上会有着误差。而AI可以准确的分析数据,制定更加科学的健身计划。
这样来看,AI健身在未来似乎将能够取代健身教练。但问题在于,用户真的用得上AI健身吗?AI健身,真的不是一个伪命题?
AI健身,可能是个伪命题?
虽然AI健身的前景看起来非常好,但在目前,AI健身并未取得多大的反响。
当前的AI健身行业还处在一个探索的初级阶段,主要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AI智能健身房,另一种为智能健身器材。
首先,当前的AI识别技术实际上并不理想。由于当前技术能力不足,AI对于用户动作的识别精确度并不高。
虽然可以依靠传感器结合算法来对动作、力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对算法进行优化来提高识别精度,但仍然精度不高。这就极大的削弱了AI健身的优势所在。
不仅如此,由于识别度不高,将很难保证用户的动作是正确的。健身教练存在的价值有一个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能够保证锻炼者不会因为健身动作的不规范而导致身体受伤。
其次是成本过高。AI健身虽说可以取代健身教练,降低一部分人工费用,从而削减用户健身所需要的费用,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一费用还没有达到能让人们普遍接受的水平。
占据健身人数的大部分都是初级健身者,他们更多的宁愿跟着免费的健身视频学习健身,也不愿付费选择技术还并不成熟的AI来指导健身。
最后就是AI健身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强,用户粘性也较低。在技术上的缺失,使得AI健身并没有那么靠谱。
作为号称全国首家人工智能健身房的VENTO,AI并没能够成为其优势,其位于北京和上海的两家门店相继宣布关闭。主打AI健身的VENTO,最后反而却因AI而走向了被迫关门这一末路。
归根结底就在于,AI虽然能够节省人力成本,但以当前的技术终归是无法取代健身教练,为用户提供与私教同等的体验。
AI健身确实能够作为未来健身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并不是一个伪命题,不过以目前的技术来说,AI健身并不能取代健身教练的存在。
想要突破现状,AI健身的突破口在哪?
疫情的出现让"全民健身"这一口号深入到了更多的群体之中,不少没有健身习惯或少有健身的群体纷纷加入到了健身行列之中。
在这场健身热潮之中,AI健身又是否能够借助这波浪潮取得突破呢?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
1、提升互动性,增加用户的黏性
AI健身之所以没能够发展起来,最首先的问题就在于无法让用户产生使用黏性,最后由于缺少用户而倒闭。因此,提升用户黏性是一个首要问题。
在疫情之中火了一把的健身游戏"健身环大冒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将健身动作与游戏连接在一起,让用户在健身的同时完成游戏。
运动本来就是一项"反人类"的活动,尤其是健身,不仅仅需要高度的自律性,仅仅在饮食这一项限制上,就能劝退很多人。
很多人往往买了健身卡之后,或许在最初的两天会去健身房打卡、发朋友圈。那摆在家中用来挂衣服的跑步机不就是明显的例子吗,又有多少人买了跑步机最后只是放在家中吃灰呢。
如何能够让用户乐于健身,保持对于AI健身的粘性,这将是AI健身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不断提升识别精度,达到甚至超越健身教练的水平
除了无法吸引用户,AI健身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算法的识别精确度不够以及AI并不够智能。在这两点影响下,AI健身并不能提供一个与健身教练同样的水平。
AI健身要想实现替代健身教练,就需要建立起一套更加完整的用户信息收集体系。除了AI技术之外,还需要涉及到影像捕捉、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大数据信息收集等多个领域的技术。
现在AI健身无法快速发展,缺少的就是对于数据分析的能力,一但在算法及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能够更加精准的实现科学健身,在这时AI健身将会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
AI健身的未来在哪?
未来的AI健身,构建起一整套智能健康保障网络,这很有可能会是AI健身的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数字化健身体系,从健身器材到各类相关的可穿戴设备,从而对用户身体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将用户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量化,建立起一个身体信息数据库。
反过来,借助于AI技术,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用户身体状况实现实时分析,实时定制更符合当前状况的健身计划。
不仅如此,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这一整套体系可以与互联网医疗平台连接,利用可穿戴设备对用户身体状态的实时分析,在发现出现健康问题时能够及时提醒用户,并借助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连接来帮助用户快速的咨询医生,实现一个覆盖从健身到健康的智能健康保障网络。
除了搭建智能健康保障网络之外,AI健身还可以走一条针对不同群体的定制细分健身模式。
对于老年人、少儿来说,这类群体也是有着一定的健身需求,但普通健身方式并不适合这类群体。AI健身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通过AI技术来定制符合这类群体较为脆弱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符合他们的健身计划。而这种细分模式,在目前的竞争较少,而加入AI技术则更加少见,这在未来也能够成为AI健身的一个发展方向。
短时间内,AI健身还无法成为让大众所接受的健身方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I健身的短板也将一块块补齐。到那时,AI健身将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只是在现在,AI健身还无法成为大众们的需求。而健身房与健身教练,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会是健身者们的选择。
AI健身,在当下或许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伪命题",但在未来,却并不一定。
本文作者:松鼠鱼
文章来源:松果财经,转载请注明版权。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展望科大讯飞的2022,“讯飞超脑2030计划”发布,科大讯飞全面锚定虚拟人、虚拟宠物,在雄厚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场景经验支持下,持续验证着其面向新场景、新领域的创新能力,也在加速转化成为其未来5到10年的业绩支撑点。
1956年8月,以香农为代表的一群科学家在达特茅斯学院,围绕着“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这个主题,创造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这个影响深远的概念。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11月16日报道:据IT之家,据36氪报道,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京东的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已从京东离职,周伯文将在AI领域创业。
2月3日,全屋智能家居品牌Aqara绿米发布了网关M2海外版新固件,宣布该产品加入支持Matter协议,允许连接的Zigbee子设备与全球支持Matter的设备互联互通,实现不同品牌产品间的协同工作,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全屋智能体验。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沈浪回顾过去的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继续在巨变中迎来突破性成长。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创新,比如元宇宙的出现和走红,为市场创造的一个全新的业态,也为用户带来了诸多新奇的体验。另一方面,支撑人工智能产业的计算力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根据IDC联合浪潮信息发布的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其储存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传承着民族血脉,也支撑着文明的发展与演进。然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却正在无声无息地消失,与之密切相连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也正面临濒危风险。“大约平均两周就会有一种语言消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调查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且世界上正在使用的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万里之外,数千颗人造卫星正运行在既定空间轨道上,极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同时,随着AI技术的持续深入,如何利用深度学习实现遥感影像的智能解译意义重大。通俗来讲,遥感是一种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技术,可对目标信息进行获取、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应用等等。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是通
来源:雷峰网作者:李雨晨医疗与各行各业一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英特尔与火山引擎的合作踏出了先行的一步,尽早寻找VR和医疗结合的最佳实践,推动VR医疗乃至数字化医疗的大发展。早在1935年,科幻小说家斯坦利·温鲍姆的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就构想了一款
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行业赋能专题赛决赛三等奖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建设。其中,行业赋能专题赛是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早年间经常出现在科幻片中的机器人已然穿越荧屏来到了现实世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几分便利。比如,在家庭场景中,扫地机器人帮助人们解放双手;在餐饮场景中,送餐机器人为顾客提供送餐服务等等。近年来,受疫情这一因素催化影响,机器人行业的热度更是居高不下。据中国机器人网不完全统计,
每年到了春节前后,不少城市都会出现物流配送紧张的问题,甚至有快递企业直接在春节期间打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阶段性的运力短缺,几乎成了物流行业的常态,而且时间点绝不止春节假期。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双11代表的电商大促,都可能让本就脆弱的末端配送体系承压。但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H
AI辅助绘画估值超十万?12月28日,山东人民出版社看中一位4岁女孩用百家号AI作画创作的AI绘本《超能外星战队》,认为该画价值超十万元且有出版意向。与此同时,“AI作画”像病毒般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蔓延,众多网友纷纷以自己照片为素材生成“AI绘画”吸引不少流量围观。AIGC也正是在这股热议中,逐渐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