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能相对论(aixdlun)
作者/陈选滨
智能经济时代,生命健康领域、医疗行业频频吸引互联网科技企业的焦点,“互联网+”、“AI+”等新模式、新变革颇为瞩目,市场高度关注,也伴随着热议和思考。
日前,艾瑞咨询发布了《中国AI+医疗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AI+医疗正在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一众AI医疗服务厂商正在着力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
其中,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AI+核心医疗软件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93.9%,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元。同时,在偌大的市场竞争中,百度灵医智惠以强劲的综合实力位居AI+核心医疗领域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AI+核心医疗领域似乎与大众认知、更为热闹的互联网+医疗领域有所区别,两条赛道分布的玩家并不等同。然而事实上,互联网医疗3.0的迭代理应是智慧医疗的阶段,即通过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逐步深入赋能远程诊断、临床辅助决策、诊前智能辅助、健康管理等核心医疗领域。
概念的范畴相似,而呈现的状况却不同。两种模式都在致力于现代医疗行业的变革,又该如何区分彼此的路径?现代医疗行业的未来面临着何种选择?其中的思考并不简单。
AI+医疗迈进医疗产业“深水区”
目前,大众认知的互联网+医疗更多是以互联网模式来创新医疗市场,譬如线上买药、线上看病、线上挂号等应用,偏向商业模式的变革。而AI+核心医疗所涉及的领域更深度,艾瑞咨询将围绕临床诊疗开展的各项医疗活动定义为“核心医疗”。
譬如,灵医智惠“爱助医”解决方案所做的事情便是深入“核心医疗”领域的赋能。该方案依托百度大脑6.0、涵盖了医疗AI中台、医疗知识中台和医疗数据中台三大中台能力,能提供医学知识服务、临床辅助决策、智能随访服务和区域健康驾驶舱等四项核心应用。
其中,在临床辅助决策应用上,百度首创的循证AI技术框架结合了AI黑盒算法和白盒算法,在大数据和医学知识驱动下,可以对诊疗过程各环节,如疾病诊断、处方开立等进行场景化动态建议,在不打扰医生的前提下,辅助提高基层诊疗效率,降低医疗风险。
再来简单的举例理解,如果我们把医疗行业变革看向现在大火的社区团购,那么互联网+医疗有点像是“卖菜”,而AI+核心医疗所做的事情就是科学辅助“种菜”。当然,这仅做简化理解,市场玩家的业务范畴不一样,所做的事情也有所不同,不能单纯的局限在单一的概念里。
总的来说,围绕临床诊疗开展的各项医疗活动如同医疗行业的深水区,需要的不仅仅是浅层商业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深层技术赋能的创新。伴随着百度、科大讯飞等科技企业的加入,核心医疗真正融合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向互联网医疗3.0(即智慧医疗)跨越。
身处智能经济时代,互联网科技企业多向跨界扩展,医疗行业作为重要民生领域,既有社会责任的驱动,也有市场利益的吸引,更是当前的焦点。特别是经历了2020年大疫之年,面向医疗行业的变革愈发频繁,有的侧重医疗市场,有的侧重“核心医疗”。
诚然,从结果导向来看,后者的发展更值得关注。目前,百度灵医智惠、科大讯飞等企业重点发力,也是AI+医疗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医疗影像分析、电子病历等都具备通用性与普惠性,可以下沉到基层医疗场景,大大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诊疗效率与准确性。
可见,前沿技术赋能所带来的价值反馈更加垂直、深入与全面。与此同时,对于科技企业的跨界要求也更高,变革现代医疗产业不仅仅需要资金、资源的投入,更关键的是基础技术能力的支持。
现代医疗变革更需要“技术流”赋能
从医疗行业的角度来看,变革原生领域需要不只是市场资源的投入或商业模式的创新,更重要的还是学科能力(可以理解为技术)的深度驱动。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认为,医学实际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学”。简单来说,医疗行业本质是一个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生命科学。因此,医疗行业的变革往往需要是更纯粹的科技企业,能以扎实的技术能力赋能。
1. 通用AI能力是科技企业跨进医疗行业的“敲门砖”。
艾瑞咨询认为,AI+医疗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本身强大的AI能力作为支撑,并指出百度灵医智惠位居AI+医疗领域的第一名,其优势也在于强大的AI通用能力。
事实上,简单来看,目前AI+医疗领域热门应用无一不需要用到AI算法,如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疾病风险评估所需要的逻辑回归;识别成像生物标志物、医疗影像分析所需要的支持向量机;图像分析、药物开发所需要的神经网络等等,都是基础的支持。因此,推动现代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需要的往往是更专业的头部技术企业跨界赋能。
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云服务市场 研究报告(2020H1)》报告指出,在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排名中国第一。这也是百度智能云连续三次在AI Cloud市场排名第一。领先的AI能力成为百度跨界驱动产业智能化的基础,面向医疗行业更不例外。
为了保证医疗数据的安全与合规性受到专业技术的保障,灵医智惠的技术底层构建在百度大脑6.0之上,依托百度AI技术,将百度智能云“云智一体”的独特竞争力转为AI+医疗的深度赋能能力,如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智能诊前助手等。
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双向驱动的过程,医疗行业的变革需要前沿技术的支持,而技术能力也恰恰是企业跨界的基础。当然,更全面地推动医疗行业创新发展,也不能止于技术。
2.AI+医疗的底座构建在于科技企业理解医疗、沉淀医疗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AI+医疗最先赋能的模块往往是可标准化、模块化的医疗流程,如医疗影像、诊前判断、电子病历等等。这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更关键的是技术应用过程对医疗行业、生命科学领域的理解、沉淀。
简单来说,医疗数据、知识不仅要受到专业技术的保障,更要得到专业能力的认证,去伪存真。灵医智惠的医学知识图谱一般由百度专家团队与几十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开展合作,多方提供专业医学知识,保障权威性。
在这个过程,跨界即融合。科技企业需要输出的不仅是其技术能力,也涵盖了其面向医疗行业的生态能力。诚然,医疗行业本身复杂交叠,跨界赋能也当做好全面布局的准备。
3. 深入核心医疗领域需要科技企业多面覆盖用户场景。
医疗贯穿的人的一生,人的一生覆盖多个社会场景。以慢病管理为例,其治疗过程往往是长期的、缓慢的,也就决定了慢病治疗的主要场景不在医院,而在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家居。
因此,AI+医疗的变革过程也需要考虑到多场景覆盖,同时保证在场景之下是否可以触达患者,保证医疗能力的输出。这是一个目前医疗行业的难题。
小度在家慢病管理是目前灵医智惠重点打造的项目,其在进行患者慢性病管理的过程,很好的借助了小度的产品形态触达患者。依托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权威知识,以及医学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等AI技术,小度可以基于主动干预提醒、智能交互等能力为用户实现诊前导诊、疾病预判、诊后用药提醒等附加服务,成为家居虚拟护士。
不难发现,产品也是变革核心医疗领域的一个重点,技术下沉、能力输出等等都需要一个新载体,面向医院内部可以是专业的医疗系统、设备;而面向用户则需要打造更能融入日常生活的新技术产品。
结语
现代医疗行业是个热门领域,新的变革即将展开,资本的角逐固然是好,而前沿技术的赋能更显可贵。越是核心的医疗领域,越需要真正的技术推动发展,AI+医疗或许才是进一步实现互联网医疗3.0的真正路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随着OpenAI陆续发布的ChatGPT引发了AI界热议,新一代的AI热度便开始持续走高。与此同时,以ChatGPT模型为代表的大型预训练模型的出现,也使得对话式AI的生成能力和智能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得益于此,对话式AI的发展又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对话式AI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各界玩家便
一、今日头条微软中国崔宏禹:GPT-4以后,不建议再用微调进行特定领域的模型适配二、财经新动向嘉楠科技一季度调整后净亏损为7175.3万美元拼多多第一季度营收376.4亿元,同比增长58%迈威尔科技一季度净营收13.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3.0亿美元Gap一季度净销售额32.8亿美元,符合预期三、商
四个月前邀请码炒至10万元,如今官网变灰、社交账号清空,这家AI新贵的闪电迁移折射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潮涌。7月11日,打开Manus官网的用户发现一则突兀提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位置还显示着“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乐观声明。同时,Manus官方微博和小红书
文/十界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围绕算力自主的竞赛,正在科创板上演。近日,国产全功能GPU厂商摩尔线程递交科创板招股书,拟募资约80亿人民币,成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拟募资规模最大的冲刺者,也打响了“国产英伟达”上市的第一枪。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主营全功能GPU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以自主
“AI大模型六小虎”百川智能危机重重。这是前搜狗CEO王小川创办的AI公司。昨天就爆出新闻,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离职,这是王小川入局AI的第一道大坎。接下的成败非常关键:(1)拿下河北(2)学习科大讯飞百川智能离职高端概览:(1)2025年7月10日,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他是百川只能的
百度AI团队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1版本,以突破性的多语言组合识别(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MCP)技术为核心,彻底重构复杂文档处理边界。此次升级标志着OCR领域首次实现对同一文档内任意混合语言文本的精准识别,为全球化企业、跨境业务及多元文化场
“宇树已形成硬件、算法、场景联动的业务飞轮,自研率超95%的技术壁垒让其成为全球机器人赛道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资时如是评价。7月7日,据每日经济新闻从宇树科技投资方处获悉,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UnitreeRobotics)已明确计划于科创板IPO,预计
推理与多模态的终极融合,将彻底终结用户在不同模型间切换的烦恼。7月7日,OpenAI正式确认将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这一突破性产品将整合现有的多个强大模型,特别是融合专注推理能力的“O系列”与具备多模态功能的“GPT系列”,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统一体验。OpenAI开发者体验负
高考一结束,忙坏了海内外一众大模型。豆包、DeepSeek、ChatGPT、元宝、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掀起了一波“AI赶考”大战。据悉,去年高考期间,大模型的成绩才勉强过一本线,今年集体晋升985。据悉,豆包甚至过了清北的录取线。头部大模型在高考“考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中小AI创企的处境却日益尴尬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数千万考生和家长将迎来另一场硬仗——填报志愿。今年,这一领域迎来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联网大厂和教育公司纷纷推出智能志愿填报产品,为考生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建议。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9.5亿元,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报服
苹果还没从WWDC25的“群嘲”中走出,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痛击。据路透社报道,21日,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AI整合进语音助手Siri所需的时间,导致iPhone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在这份诉讼中,库克、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克及前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终于推出新版本了。6月20日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宣布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盘古大模型5.5同步发布。不过,当前国内的AI大模型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在众多大模型中并不是十分出众。华为云此次重磅推出的盘古大模型5.5能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