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轮8.21%的上涨后,百度市值破千亿美元。
大约从去年12月份开始,百度的股价正式进入上涨通道,短短两个月内的累计涨幅已经超110%。同时外界针对百度重新估值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瑞信和瑞银等知名投行的分析师均对百度的市值给过超千亿美元的预期。
为何百度的股价能够从低点一路飙升,并走出一个漂亮的U形?
可以找到的背景是SOTP估值法的流行,即对每个业务部门或子公司的价值进行单独评估,然后将它们相加以获得企业总价值的方法来对企业进行评估。相较于过去流行的DCF(现金流折现)模型,百度智能云、自动驾驶、小度等AI新业务被纳入到百度的估值体系中,也是百度市值稳步增长的主要诱因。
当SOTP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投行采用,百度AI所代表的新兴业务的价值正在越来越多人看到。
孤独岁月的默默坚守
“耐得住万丈孤独,才能装得下星辰大海。”
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今天的百度,可谓相当贴切。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百度都是资本市场低估的对象,眼看靠商业模式取胜的友商们市值一路狂奔,甚至是一些新崛起的互联网大户都在市值上超过了百度。
其中的症结离不开百度的“技术流”打法,在技术维度上遥遥领先于同等量级的企业,但本身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对比友商们娴熟的商业布局和敛财技术,百度只是沿着技术的主干生出了些许枝芽。在现金流深度影响企业估值的时代里,电商平台和吸金能力强大的游戏公司早早享受了模式的红利,“技术流”则一度不被看好。
不过百度并未刻意讨好资本市场,而是默默坚守着技术长期主义的方向,哪怕是在局面再恶劣的局面下,都未停止在AI领域的激进投入。按照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经在某个行业论坛上透露的信息:“百度对AI的投入是长期的、持续的。过去十年,每年研发投入占营
收的15%以上。”
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并未及时在百度的市值上应验,但技术上的厚积薄发极大地充实了百度的“弹药库”。仅仅以2020年为例,百度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高达9364件,专利授权量达到2682件,并且有260多篇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收录。
雄厚的技术硬实力让百度AI有条不紊进行了长远的战略部署:
底层基座是百度大脑,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语音、视觉、深度学习等百度AI技术的集大成者,百度大脑不仅布局全面,还已经对外开放了270多项核心AI技术能力。
生态基础是百度飞桨,作为国内唯一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已经服务了来自工业、农业、金融、城市、医疗、能源、教育等各行业的265多万开发者,10万家企业,训练了超过34万个模型。同时在芯片层面与自主研发的昆仑芯片融合,构建了强大的软硬件生态护城河,降低了被“卡脖子”的风险。
赋能路径则是百度智能云、Apollo、小度等新兴业务体系,既是检验百度AI技术能力的标杆,也是百度探索AI商业化的前沿阵地,某种程度是也是百度与市场对话的渠道:百度已经将未来的想象空间和讲新故事的能力押到了AI。
在一家企业处于高光时刻的时候,几乎任何一个决策都不缺少鲜花和掌声,恰恰是不被认可的孤独岁月,更能考验一家企业的战略定力和商业嗅觉,在冥冥中决定了一家企业最后能够走多远。
驶向科技的星辰大海
2021年初的时候,“百度造车”的消息在一夜之间刷屏,原本“迟钝”的资本市场迅速给出了反应:
素有“女版巴菲特”之称的凯瑟琳·伍德携旗下三大基重仓百度股票;瑞穗、瑞信等纷纷调高百度的目标股价,百度正式进入到千亿美金市值的时代……在技术长期主义的坚守之下,百度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胜利。
百度的造车技术就像一颗吸引资本市场注意力的信号弹。根据麦肯锡的预测,2040年中国自动驾驶车辆将占到乘客总里程的66%,自动驾驶汽车的销售收入将达到9000亿美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万亿美元。一个两万亿美元的蓝海市场,俨然是所有机构都无法忽略的存在。
何况百度并不缺少搅局的资格,相比于蔚来、小鹏、理想等被追捧的造车新势力,百度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长达8年,稳居自动驾驶的第一梯队。与吉利“联姻”补齐生产端的短板后,“百度造车”的故事可谓相当诱人,也难怪摩根大通对“百度造车”的初步保守估值已经达到140亿美元。
随着“百度造车”一同映入资本视线的还有百度智能云、小度等新兴业务,坊间也屡屡出现对AI新业务估值的讨论。
比如百度智能云在202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交出了20亿元和22亿元的成绩单,根据第三季度41%的yoy增速,预计2021年的市场营收保底在110亿元。即使按照6倍的市盈率进行估算,百度智能云的市值也有100亿美元。倘若算上“连续三次在AI Cloud市场排名第一”的行业
背书,百度智能云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IDC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连续三次在AI Cloud领域市场份额排名中国第一
再比如小度独立融资的消息确认后,估值已经在30亿美元左右。也有人对照旷视22.5倍市销率,参考小度在2019年1900万的销量和对应的销售额,对小度的智能音箱业务给出了91.6亿美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参照SOTP估值法,所涉及的也只是百度AI对外赋能的新兴业务,诸如百度大脑、飞桨、昆仑芯片等并不在被估算的范畴,而这些不可被估量的“隐形资产”恰恰是百度的想象空间所在。
毕竟百度的AI体系仍在快速成长,不排除结合市场需求继续孵化新兴业务的可能。就像当前的AI应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领域,而百度在自然语言理解层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正在等待市场的爆发点出现。
千亿美元仅仅是起点
一个大胆的猜测:千亿美元的市值不会是百度的终点。
百度的市值一路冲上千亿美金,但比数字本身更有价值的,其实是资本市场审视百度的方式:不再是一家搜索引擎为主的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扎根人工智能的科技企业,百度的命运已经和人工智能深深绑定在一起。
可人工智能才刚刚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斯坦福大学曾经对美国85万家工厂进行调查,结果有些让人瞠目结舌:只有1.3%的工厂采用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技术。只要对前几次工业革命有所了解,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生产力走进千行万业将是不可逆的市场趋势,也预示着人工智能行业仍然存在难以被直观衡量的巨大蓝海。
百度恰恰是这一历史进程中最有野心的玩家之一,不仅是在技术研发上连续十年的持续高投入,还进一步打通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目的正是将百度智能云作为AI能力的输出载体,进而降低各行各业应用人工智能的门槛,将人工智能以一种通用技术能力的形式流向社会的每个角落。
对于一家致力于将AI大规模商业化的企业,市值何止千万亿。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虽然我国汽车芯片行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已经迸发出无限潜力。一方面,智能汽车的发展不断带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政策引导下,汽车芯片企业持续抢占高地。对此,在7月5日-7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就做出表示,“中国将成为未来汽车芯片发展的集聚地”。车规芯片行业近日的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办。云天励飞将在大会上展示自主设计开发的新一代边缘计算芯片DeepEdge10系列SoC芯片,并公布“天书”大模型的最新动态。欢迎莅临上海世博展览馆H1-C801展台参观交流!同时,云天励飞也将与中国电子、中国信通院、华为等合作伙伴,在WAIC的舞台
随着OpenAI陆续发布的ChatGPT引发了AI界热议,新一代的AI热度便开始持续走高。与此同时,以ChatGPT模型为代表的大型预训练模型的出现,也使得对话式AI的生成能力和智能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得益于此,对话式AI的发展又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对话式AI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各界玩家便
四个月前邀请码炒至10万元,如今官网变灰、社交账号清空,这家AI新贵的闪电迁移折射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潮涌。7月11日,打开Manus官网的用户发现一则突兀提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位置还显示着“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乐观声明。同时,Manus官方微博和小红书
文/十界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围绕算力自主的竞赛,正在科创板上演。近日,国产全功能GPU厂商摩尔线程递交科创板招股书,拟募资约80亿人民币,成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拟募资规模最大的冲刺者,也打响了“国产英伟达”上市的第一枪。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主营全功能GPU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以自主
“AI大模型六小虎”百川智能危机重重。这是前搜狗CEO王小川创办的AI公司。昨天就爆出新闻,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离职,这是王小川入局AI的第一道大坎。接下的成败非常关键:(1)拿下河北(2)学习科大讯飞百川智能离职高端概览:(1)2025年7月10日,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他是百川只能的
百度AI团队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1版本,以突破性的多语言组合识别(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MCP)技术为核心,彻底重构复杂文档处理边界。此次升级标志着OCR领域首次实现对同一文档内任意混合语言文本的精准识别,为全球化企业、跨境业务及多元文化场
“宇树已形成硬件、算法、场景联动的业务飞轮,自研率超95%的技术壁垒让其成为全球机器人赛道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资时如是评价。7月7日,据每日经济新闻从宇树科技投资方处获悉,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UnitreeRobotics)已明确计划于科创板IPO,预计
推理与多模态的终极融合,将彻底终结用户在不同模型间切换的烦恼。7月7日,OpenAI正式确认将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这一突破性产品将整合现有的多个强大模型,特别是融合专注推理能力的“O系列”与具备多模态功能的“GPT系列”,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统一体验。OpenAI开发者体验负
高考一结束,忙坏了海内外一众大模型。豆包、DeepSeek、ChatGPT、元宝、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掀起了一波“AI赶考”大战。据悉,去年高考期间,大模型的成绩才勉强过一本线,今年集体晋升985。据悉,豆包甚至过了清北的录取线。头部大模型在高考“考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中小AI创企的处境却日益尴尬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数千万考生和家长将迎来另一场硬仗——填报志愿。今年,这一领域迎来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联网大厂和教育公司纷纷推出智能志愿填报产品,为考生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建议。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9.5亿元,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报服
苹果还没从WWDC25的“群嘲”中走出,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痛击。据路透社报道,21日,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AI整合进语音助手Siri所需的时间,导致iPhone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在这份诉讼中,库克、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克及前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终于推出新版本了。6月20日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宣布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盘古大模型5.5同步发布。不过,当前国内的AI大模型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在众多大模型中并不是十分出众。华为云此次重磅推出的盘古大模型5.5能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