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曾因技术商用和中国标准崛起,引发全民关注,之后便进入了一段默默发展的阶段,很多人并没有感到5G时代给自己带来了一些怎样不同的体验。其实这还是有些误读了,一个是5G确实没有在用户通信端出现杀手级的应用,另一个则是5G大放异彩的企业端、工业端,普通用户则感知不强。就好像现在国外港口大拥堵形成鲜明对比的我国无人化港口,就是5G技术在进行相关的通信支撑。
11月1日至11月3日,2021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展馆盛大召开,向社会各界展现5G为行业产业带来的巨大推动和贡献,并且还要将这些经验和技术分享出去,带动百业共赢绽放,开启移动数智化新十年。
打造“5G+云”精品网络
和很多人理解的不一样,新时代的技术升级不是一个单一技术的应用,也不是通话质量从4G升级到5G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升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更多领先技术的整合和解决方案的落地。所以中国移动还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及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定位,打造了诸多成体系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很好的去跟各行各业的业态升级进行对接和融合,从而真正推动百业实现升级和发展。
目前,中国移动在构建精品网络实现泛在连接,在现有50万NB基站基础上,要快速开通至80万以上基站,打造了最大的物联网云平台OneNET/OneLink,可以支持10亿设备连接。同时,中国移动也在持续升级5G专网能力,已建设to B专用基站超2万个,专属边缘节点超200个,通过优专尊三种服务模式,在18个细分行业里建成高质量5G专网商用项目超过1500个。
可以说中国移动打造了一张“泛在连接、智连万物”的物联网,还在业内首发了“极致性能、融入生产”的5G专网产品体系,基于“优享、专享、尊享”服务模式,打造5G+AI“钻石模型”,实现灵活定制,服务企业生产。
同时,中国移动认为,云是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构筑国家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在云服务建设上,全面发力,中国移动把云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和战略性关键业务”推进,在2021年实现了公有云第8名、私有云第5名、政务云第3名市场地位,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高度认可。而云和5G又是天生一对的技术组合,两者可以实现很好的支撑作用,“云×5G”的战略,也成为中国移动在政企服务方面的核心优势所在。
目前,中国移动已有超过100家合作伙伴,输出了超过120个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云+网+行业应用”融合能力。在SaaS生态方面,14万开发者社区用户、800+合作伙伴和2700+款应用已经构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开发者生态。
总体说来,中国移动在生态基础构建上,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目前已经进入了生态发展和方案落地的实质阶段。这也证明了中国移动从一开始就找到了一个5G发展的正确方向,用基建带动产业,用产业带动需求,再用需求推动用户服务的升级和迭代。由上至下,完成5G相关产业升级。
四大板块全面展现5G数智化未来
从解决方案的角度来看,在这次展会上,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从“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数字再造”“民生服务数智转型”和“新兴业态赋能壮大”四个方面入手,让参观者切实感受到中国移动在百业数字化领域付出的努力。这四个模块的统一特征就是以5G技术为底座,移动云为依托,帮助各行各业来实现自身的数智化升级,推动千行百业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方向发展。
“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板块是一个底层支撑板块,其中包括了5G专网、物联网、IDC、移动和盾、移动云、行业能力等6大模块,都是“5G+云”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个板块的展示主要是让用户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基础网络和云服务构建的现状和规模,以及能力和发展速度,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发展的规划和匹配。
而“传统产业数字再造”板块中,中国移动则主要展示了5G+安全生产、智慧交通两大核心项目,来帮助用户理解工业领域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的顶层逻辑。事实上,这个板块内的项目看似少其实涵盖面还是非常广泛的,石化、矿山、自动驾驶等等都融入其中,可以说提供的案例非常典型。
而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自然就是“民生服务数智转型”板块和“新型业态赋能壮大”板块了。前者包括了智慧校园、智慧农业、智慧医院、智慧城市、智慧银行、智慧商贸、智慧文旅、移动e企、智慧工地等9大领域的升级解决方案,而后者则展示了智慧媒体、云游戏、行业视频、5G行业消息等4个方面的创新成果,可以说,对于普通用户来说,5G对生活的改变正在悄然进行,很多时候只是用户感知没有那么强,但改变却在润物细无声般发生。
比如,中国移动携手福建厦门远海码头落地5G智慧港口全场景应用,人工成本下降70%,能耗成本减少25%,累计减少成本近3000万元。联合盐城公安打造的5G+移动警务站,实现秒级核查预警,补充监控点位300余个,查验人次超过21万,勤务保障时长10万小时。5G港口、5G矿山、5G政务大厅、5G远程会诊、公安移动执法等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推动行业和社会快速进入5G数智化时代。
开启数智化新十年
从这次展会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5G时代已经开始从畅想逐渐进入现实,尽管目前5G落地的方式可能和普通人预想的不太一样,但是对于中国产业链升级来说,却是机遇所在。中国移动认为影响产业数智化转型进程的三个关键因素是数智场景“有没有价值”“能不能复制”“好不好普及”。基于这个判断,中国移动也在不断进行基于“场景”的探索和创新,将行业标准和商业模式逐渐固化,实现从“标杆落地”到“批量复制”全行业数智化推广。
这可以说是基础设施完备后的关键一步,一旦相关模式和标准逐渐成型,那么整个行业都会进入高速的落地和普及阶段,届时我们将会以一个肉眼可见的速度,看到5G对社会的大幅推动和传统产业的强势振兴。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移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基础和主导作用,这也是科技行业发展的一个全新特点,那就是基础建设类的公司正在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来保障发展的方向和秩序。从强化“网+云+DICT”能力建设,到把握“决胜在云”、“超越在5G”两大引擎,中国移动不断深耕,一站式满足客户的连接、网络、终端、应用需求,为百业升级和腾飞保驾护航。
不过这个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推动,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在中国移动这样的领头羊构建好一个基本的框架和规则后,不断地去尝试应用和改良,不断地升级和迭代,最终才能获得更高效和更美好的结果。
对此,中国移动也表示,要在纵向上,以市场为导向,拉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高效的市场交付;在横向上,以智慧中台和行业平台为基础,推动技术的创新和融合,沉淀共同的核心能力。
而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说,这是中国移动对社会的数字化重塑,是在构建一个全新的数字和现实融合的新社会,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元宇宙”,是足以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相信随着整体进度的不断加快,2022年将是整个5G生态高速发展的关键一年,而这一年的成果也将最终决定全新十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开始不再满足于利用IT技术,局部解决自身的业务问题。更多诸如“整体解决方案”、“端到端交付”等,强调将多种IT技术能力整合,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能力提升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企业客户的青睐
他联络了客服但基本上一无所获,对方一直声称无法告知谁封禁的、无法告知原因。后面站长又联系了工信部备案中心,对方反馈没有封禁操作。而腾讯云依然不告知原因、不告知受什么监管部门的指令。
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出台,明确要求在各种业务场景下全面推进密码应用要求、密评要求。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密码的安全防护作用更是提升至空前的高度。
于悠悠历史长河而言,三年不过是投石击水,掀不起波澜。而于不少企业而言,三年是生死存亡的分界线。《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相较于美国企业,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不仅更短(平均寿命只有2.5年),而且能做大做强的企业很少。
2022年8月3日至4日,以“激发数据潜能共赢数字未来”为题的2022(第七届)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荣联科技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参加此次盛会,获得“2022大数据企业50强
近日,2022(第七届)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通过“现场论道+云端连线”的方式胜利召开,本届大会以“激发数据潜能共赢数字未来”为主题,由由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指导,赛迪传媒、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
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举办至今已是第七届,始终坚守分享前沿思考、探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初心,邀请各领域的专家、企业领袖、知名投资人一起为大数据产业繁荣发展建言献策。本届盛会同样菁英齐聚,围绕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实践与产业发展前景等热点话题发表见解,探索新路径
8月3日,2022(第七届)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上,由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联合赛迪顾问、赛迪智库、《软件和集成电路》杂志社共同编制的《2022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地图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重磅发布。
尔科技与中国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南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以及中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的“基于多源大数据的柴油车综合管控技术研究”成果于7月20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根据咨询公司Gartner的定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子化,第二阶段是数字化,第三阶段是数字化改革,国内也称其为数智化。其中数字化改革进程中,以大数据、云端计算的产品服务为其主要必经路径。
7月24日上午,伴随着2022年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简称2022DCIC)大数据赛道·能源大数据子赛道方案赛决赛现场的激烈角逐结束,大数据赛道九大赛题最后一个一等奖奖项产生。
伴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业务场景日益复杂,数据呈现出大规模、多样性的特点,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企业对数据库技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结构化的OLTP数据交易
7月14日,以“夯实产业基础深耕行业应用”为题的“2022(第二届)中国大数据产业创新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荣联科技集团携子公司云生数据共同参会,并斩获两项大奖。
如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状态生产、存储与管理着数据信息,海量原始数据通过分析和解读才能转化为有价值资源,生物信息分析行业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