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又一独角兽诞生。
今年2月10日,毫末智行获得长城汽车一笔融资,资金不详。12天后,毫末智行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首钢、美团、高瓴资本等。
今日,毫末智行宣布获得A轮融资近10亿元,美团、高瓴创投、高通创投、首程控股、九智资本等领投,资金将主要用于自动驾驶研发投入和人才体系建设。据36氪报道,毫末智行投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
一年内获得三轮融资,如此让资本“疯狂”的毫末智行,究竟做对了什么?
赛道火热,新兴自动驾驶独角兽诞生
毫末智行成立于2019年,脱胎于长城,前身为2015年长城汽车成立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部,2019年11月独立后,其核心团队一部分来自于“老东家”,另一部分则是从自动驾驶百度Apollo团队和华为团队等企业挖来的有关自动驾驶的人才,因此毫末智行拥有“传统车企+互联网”复合经验。
据了解,毫末智行已经开发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公司预计到2022年年底,其L2辅助驾驶将在34款车型中可用。其还在研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并已与美团物流车辆合作,可以在没有人类驾驶员的多场景下进行货物的运输。
在宣布获得近10亿元A轮融资后,毫末智行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实现智能驾驶规模量产的新兴自动驾驶独角兽。
“自动驾驶是整个智能汽车行业门槛最高、周期最为持久的创业赛道之一,完成 A 轮融资是毫末打赢的生存第一仗。而在政策、市场、人才、技术、资本等综合要素的助力下,相信中国一定会诞生世界级的自动驾驶公司。基于此,毫末期待携手国内外优秀的合作伙伴、投资机构,继续保持技术创新及商业化落地优势,加快推出新产品、新服务。” 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表示。
随着相关技术和政策的落地,自动驾驶从概念进入现实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玩家和资本入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针对自动驾驶的投融资事件已超30起,披露投融资总金额超过2019年全年的总额。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21年预计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70.3亿美元。
在资本狂飙之外,各类型自动驾驶公司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火速研发、量产和落地。尤其在运输、物流等商用细分领域,机场、码头、高速等局部环境中,无人驾驶已经开始普及并运行。
国内自动驾驶企业中,百度获得了加州全无人驾驶测试许可,小马智行已经在中国广州、美国加州尔湾以及弗里蒙特市向公众提供服务;大众集团在国内的Robotaxi项目已经在合肥开始运营;百度旗下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经在北京等地开始启动试点,预计3年之内,会有30个城市接入“萝卜快跑”服务。
一周之前,文远知行宣布获得广汽集团3000万美元战略投资。三方计划在未来几年逐步建立起一支Robotaxi车队并实现商业化运营,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向全国辐射,面向大众推出安全、经济、绿色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其中,计划于2022年在如祺出行平台上线Robotaxi运营,为用户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自动驾驶持久战,毫末智行能否创造“毫末模式”?
据中信证券分析,自动驾驶预计将是万亿级的广阔市场,有望解决人力成本提升、交通安全、司机短缺等诸多痛点,其中城市开放场景的市场空间最大。不过,正如张凯所说,自动驾驶也是整个智能汽车行业门槛最高的创业赛道。
要将相关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并完成一定数量级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实现商业化落地,依然是最大的难题。
因为和通用的Cruise自动驾驶公司模式相似,毫末智行从建立至今一直被称为是中国版Cruise。然而,技术是包括毫末智行在内的任何自动驾驶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除此之外,自动驾驶行业也是乱象丛生,如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各自为政;不同厂商对自动驾驶级别的标准定义不同等等。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企业来说,如何在剧烈变化的外部环境下寻求良性发展,就成了首要挑战。尤其是经过资本繁荣期,行业内充斥着大量初创企业和知名厂商,大家都在沿着各自的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向前摸索。
“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猫。”AI自动驾驶是一场持久战,“熬”是一方面,而如何为“熬”奠定基础则是企业眼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毫末智行制定了属于自己的“风车战略”,以数据智能为核心,以乘用车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物流车、自动驾驶硬件三条业务线为叶片,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些业务线都可以最小化产品起步,实现商业化运转并自我造血,从而带来源源不断的商业能量。
如今自动驾驶已经到了反思的时刻,未来的科技变革也不会太遥远,不过现下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整体发展依旧处于较早阶段,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如何做到安全与高效并驾齐驱,才是决定一个自动驾驶企业能走多远的重要标准。
本文来源:松果财经(songguocaijing1)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近年来,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无论是车企还是其他科技公司,都纷纷投身其中,试图在自动驾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对车企来说,自动驾驶更是智能汽车的“命门”所在,也是众多车企们竞相追逐的关键。而在多方势力的角逐下,当前的自动驾驶领域已经来到了发展的全新阶段。
自动驾驶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里最魔幻的赛道。一面是特斯拉和华为自动驾驶大牛的离职,在行业内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自动驾驶项目太烧钱的声音再度响起,特斯拉与Cruise的自动驾驶事故,也被视作是商业化落地不顺利的铁证;
2022年,对于自动驾驶来说,算是“黄金拐点”到来的一年。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车路协同,Robotaxi、园区接驳无人巴士以及致力于ToB领域的公路运输、矿区、港口、末端配送车,都在加快落地的速度。
提及自动驾驶,现在市场能看到什么?从场景来看,大量自动驾驶企业加速在公路运输、园区、环卫以及港口等特殊场景的布局和发力。挚途科技、希迪智驾、嬴彻科技、图森未来等企业已经实现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落地,后方还有大批的商用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不断涌进
6月26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在天津落幕。
一个以软心曲奇产品打出烘焙类糕点差异化、销售增长持续发力的品牌——莎布蕾得到了市场与资本的认可。近日,软心曲奇品牌「莎布蕾」完成了5000万元A轮融资,由盛银资本鲜食之都产业基金独家投资,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莎布蕾供应链建设、产品研发、品牌营销推广。2017年,莎布蕾创始人何尔斌萌生了想做“中国
日前,滋补头部品牌官栈宣布完成B轮融资,这是其继去年9月完成Pre-B轮融资后,再度获得资本青睐。近年来,乘国潮东风,中式滋补在沉寂多年后火热翻红,以官栈为代表的新品牌快速崛起,而老字号也紧跟潮流入局参战,官栈这样的新品牌最终能否胜出?国潮东风之下,中式滋补翻红近年来,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以及内卷加剧所
睿兽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309个,比上月减少79个,下降20%,比去年同期减少339个,下降52%。已披露融资总额482.93亿元人民币,比上月增加61.62亿元人民币
近日,深圳市欢创科技有限公司【Camsense】宣布完成近亿元C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同歌创投领投,HTC旗下产业基金和深圳市国资委旗下深智城集团跟投。此前,欢创科技曾先后获得东方富海
近日,芯来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祥晖资本、首钢基金、建发新兴投资、上海科创基金、精确资本、天堂硅谷、橙叶投资跟投,老股东中电科核心技术研投基金
8月9日13:30-19:00悠易将在上海举办BeyondMarTech:全域融合·共赢未来——悠易MarTech战略发布会。诚邀大家一同见证悠易的蝶变。
时光荏苒。一转眼,2022年上半年已过。进入6月,全国南北陆续开启了热浪模式。而资本市场自2019年开启的RPA投资热潮,一直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香车宝马,自古以来都是人们的追求,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汽车保有量正在以每年8%以上的速度急增,汽车后市场的市场规模也随之增长。
跨境电商合规SaaS领域中占比最大、增速最快之一的欧洲VAT自主申报SaaS平台「欧税通」宣布完成3亿元A轮及A+轮融资。本次投资方为高成资本和博裕资本,并由皓石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此次融资后,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