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企业应用
  4. 正文

聊聊RPA的易用性:从“人人可用”到端到端全生命周期

 2022-06-03 15:19  来源:A5专栏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分别从C端与B端,聊聊RPA的易用性

RPA易用性之我见:C端人人可用,B端全生命周期

文/王吉伟

对于RPA发展的未来宏图,很多厂商都有一个RPA“人人可用”的愿景。

而要实现RPA的人人可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持续提升RPA产品的易用性。

易用性是可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产品对用户来说易于学习和使用、减轻记忆负担、使用的满意程度等。可以理解为,通过简单摸索即可快速上手,比如大家使用手机可以拿来即用。

对个人用户来说,RPA易用性相对容易体现。但PRA更多的是面向B端,要帮助企业解决业务流程自动化的问题,这个时候的易用性就不单单指RPA的快速上手,更需要具备稳定、安全、可持续、易管控的一整套包含技术与产品组合在内的解决方案。

RPA产品To C 还是To B,是经常被探讨的问题。有人认为To C是个伪命题,因为企业的营收要靠大B客户。也有人认为,To B根本无法实现RPA“人人可用”的愿景,况且还有那么多平民开发者担当在各行业推广RPA的重任。

王吉伟频道认为,To C也不完全是面向个人,因为大部分都是身处组织中的个人,这个人很有可能会成为推动部门乃至整个企业应用RPA的人。再者,只有组织中的一线业务人员学会RPA,才能真正快速推动企业的全面自动化。

目前大家所探讨的RPA易用性,基本都面向C端。事实上,RPA的应用与部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面向B端的完整性方案,也需要面向C端的简单化操作。所以,RPA的易用性应该是具备双重属性的,在C端和B端都有一定的体现。

为了持续提升RPA的易用性,厂商们真的做了很多。具体都做了哪些呢?这篇文章,王吉伟频道分别从C端和B端跟大家聊聊RPA的易用性。

RPA“人人可用”的愿景

从国外到国内,很多RPA厂商都有一个RPA“人人可用”的愿景,也在讲“人手一个机器人”的故事。

Uipath 认为,“人手一个机器人”的时代已来,RPA让企业实现了全面自动化。

来也科技联席CEO李玮在《中国RPA开发者报告》开篇的致敬词中这样写道:来也科技RPA+AI平台级开发工具来也 UiBot,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承着“人人能用”的信仰。

影刀RPA主打产品易用性,CEO十布最近接受采访也说,从阿里出来的想法就是要做一款“人人可用”的好工具、好产品。

云扩科技一直致力于让 RPA 成为简单快捷、人人可用的智能生产力平台。

容智信息最近喊的口号是,要让RPA成为下一个office。

这个愿景,看上去有些渺茫,且经常被看衰。但这个愿景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迹可循的。

如果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人人都有一个硬件协作机器人,在它真正实现之前,必然会有一个人手一个软件机器人的过渡阶段。按照现在RPA的发展,这个软件机器人很有可能是RPA。

其实某种意义上,人手一个机器人已基本实现了。

现在人们手中至少有一部手机,其实手机已经是半个机器人。如果大家留意,会发现很多手机都有自动化工具。手机中的自动化软件如Tasker、触动精灵、automate,包括iPhone自带的快捷指令工具,都算是RPA的一种。

在更多办公软件云化以后,手机端的功能越发完善,参与的办公管理事项也越来越多。现在,手机已经可以处理大部分工作,将来只需一部手机就能玩转所有工作。

手机能做的事情越多,RPA能够参与的基于手机端的业务流程自动化也就越多。按照这个逻辑,RPA厂商们提出的“人手一个RPA”和“RPA人人可用”的愿景,大概率要靠手机这个载体来实现。

想要实现“RPA人人可用”,就需要降低软件使用难度,提高RPA的易用性。

王吉伟频道认为,根据用户属性,PRA的易用性可以从C端和B端两个角度来分析。

面向C端的RPA易用性

易用性,主要通过降低软件使用难度来实现。RPA易用性的理想化状态,就像我们使用手机一样能够快速上手。在C端,RPA的易用性可以体现于产品本身、SaaS化以及开发者生态等方面。

1、RPA产品本身

为了提升RPA的易用性,厂商们在产品上的设计上采用的技术与方案包括:

采用低\无代码技术,如今的RPA产品都采用低代码技术,通过拖拉拽以“搭积木”的形式创建流程;

集成更多指令,将大量常用的业务场景的办公动作封装成指令;

搭建应用市场,用户可以在应用市场直接下载官方或第三方应用;

面向特定领域开发更多组件,最大程度满足特定业务场景的机器人开发组件调用需求;

隐藏变量等内容,将用户看不懂的不易理解的变量等内容隐藏起来;

推出常用工具集,比如影刀RPA的轮盘就很好用,右键一拖就能快速启动常用工具;

完善控制管理与调度,实现对RPA机器人的远程控制、监控以及定时等。

除了以上这些,因为面向用户群体的差异性等因素,RPA厂商会推出很多创新的功能以提升软件易用性。

2、SaaS化

上云以后,很多软件与服务都可以推出“即应用”模式。RPA的SaaS化在具体应用上,也产生了RPAaaS(RPA即应用)。

使用 RPAaaS 跟使用其他 SaaS 应用一样简单,只要在网页登录客户端就能简单开发、配置以及管理业务流程,大大降低了RPA 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难度。

对于企业用户而言, RPAaaS同样也是提升RPA可用性的有效手段,这一点后文具体讲。

3、开发者生态

面向个人用户,RPA有个用户群体叫作“平民开发者”,也就是没有编程基础不懂技术的用户。平民开发者一般包括个人用户和企业中的一线业务人员。现在RPA厂商们基本都推出了RPA社区,RPA社区是开发者们交流互动的地方,社区中会有视频、文字等教学内容。

平民开发者们遇到各种问题,都可以通过在社区搜索或询问得到答案。像来也UiBot年龄最小的平民开发者都有小学生和初中生,使用影刀的应该也有一些低龄用户。对这些用户来说,RPA产品本身容易入手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他们能够在社区找到需要的答案。

在“RPA人人可用”愿景的实现上,只有平民开发在更多行业开发出面向各自业务场景的RPA开发机器人,RPA才能更多地进入各个企业,真正实现人人可用。

通常来说,业务人员比技术人员更懂业务,让业务人员掌握开发机器人的能力,远比技术人员更重要,同时技术人员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全盘了解业务。

面向B端的RPA易用性

前面说了很多厂商在RPA易用性方面做的工作,但C端用户的支付能力其实是很弱的。 RPA厂商想要有更多的营收乃至上市,就需要与更多B端客户尤其是大B客户签约。

而想要拿到更多大单,自然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解决客户关心的更多问题。

RPA厂商们是怎么做的呢?如果只用一个词来表达的话,其实也是易用性。不过企业用户对RPA的易用性要求更高,除了易用性,还需要稳定性、完整性以适应复杂场景的智能性等能力。

稳定性、完整性和智能性都做好了,最后还是统一归结为产品或者解决方案的易用性。即组织能够快速、安全、高效、低价使用RPA,并获得更高的ROI。这些,也正是RPA产品的企业级能力。打造出企业级能力,才能更好地助力组织通过业务流程实现数字化转型。

为了实现面向B端的产品易用性,厂商的投入自然也更大,采用的手段也更多。这些手段包括:推出 RPAaaS、融合超自动化架构、推出智能文档识别等更多基于 AI 技术的功能以及完善开发者生态等。

目的就是通过打造更便捷的流程识别与编排操作、更简单的非标准数据转化、更具体的业务需求场景、更实用的辅助开发小工具等,让用户能够更简单的使用 RPA。

1、采用超自动化架构

超自动化是为了交付工作、涵盖了多种机器学习、套装软件和自动化工具的集合,由RPA、LCAP、AI、iBPMS(智能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挖掘等创新技术组成。

超自动化不但包含了丰富的工具组合,还包含自动化本身的所有步骤(发现、分析、设计、自动化、测量、监控和再评估等)。

超自动化是一种技术架构,也是一种自动化方法论。在这种方法中,组织能够通过严格的方法快速识别、审查和尽可能多地自动化已批准的业务和IT流程。进而提升RPA可用性,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

现在,从海外RPA厂商到国产RPA厂商,战略规划与产品组合都朝着超级自动化方向发展。

2、形成端到端全生命周期能力

要提高RPA的易用性,稳定运行与持续监控不可或缺。这就诞生了RPA的端到端全生命周期,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包含多种工具、技术、管理与监控在内的基于RPA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产品形式上则是多种工具的组合。

RPA全生命周期,包括发现、设计、发展、UAT(用户接受测试)、部署、执行等多个阶段。支持全生命周期的RPA解决方案,能够加强与监控RPA的运行,以确保其在业务流程自动化中运行的健壮性。

在端到端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中,RPA作为自动化工具是一个比较灵活与个性的存在。

一方面,RPA能够通过自动化,让冗余的业务流程得到优化;另一方面,RPA也能够以非侵入性连接缺少API或没有API授权的各种软件系统,让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流转起来。

RPA同时解决了端到端中的自动化与集成化,同时让业务流程更加精简。相比传统的集成自动化,RPA可以算是一种价值更高且成本更低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其实超自动化,就是构建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的理想架构之一。

3、打造RPA生态

企业生态能力,是指企业构建经济共同体并对外形成服务输出的能力。一般而言,RPA厂商为了获得各种能力,需要构建市场、技术、开发者、产品等各种生态。

生态能力可以让厂商提供更完善的产品,并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以最佳方式进行交付,并实现后期的跟踪与服务。因此,生态能力除了增强RPA厂商竞争力,也能助力组织更轻松的使用RPA。

4、推出RPA卓越中心

RPA 卓越中心 ( RPA CoE ) 是负责在组织中实施 RPA 的中心组织。RPA CoE的作用是建立治理模型、最佳实践和专业知识,以优化投资回报。

建立 RPA CoE 有多种好处,比如提高机器人开发周期的效率,以及将 RPA 与 IT 集成等,同时还会提供 RPA 培训、服务和支持。

一个成功的 RPA 卓越中心或者自动化 CoE,不能仅在技术上保证 RPA 的实施,更要深度嵌入 RPA 运行架构,分析、挖掘与优化业务流程,以自动化优先的原则释放企业人力资源,保证企业运营更加快速、高效,且错误更少。

Horses for Source 2020 年的研究数据显示,18% 的企业为 RPA 实施建立了专用的 CoE 模型,其中 88% 的企业通过 CoE 有效提升业务价值。想要让 RPA 发挥更大的价值,RPA CoE 不可或缺,同时它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数字化转型。

UiPath 有一个 " 企业自动化飞轮 " 模型,列举了实施自动化的 10 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从卓越中心建立自动化流程。现在像来也科技、艺赛旗等越来越多的厂商也已推出RPA 卓越中心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建立 CoE 以保障 RPA 的应用价值最大化。

5、通过RPAaaS降低成本与应用难度

但从部署与实施角度而言,RPAaaS是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使用它的组织,无需投资昂贵的基础设施、前期许可成本和大规模实施的高额咨询成本,就能获得自动化能力。

使用 RPAaaS 的个人和组织,无需投资昂贵的基础设施、前期许可成本和大规模实施的高额咨询成本,就能获得业务流程自动化能力。

RPAaaS具备快速上线自动化、成本可预测、合作方式灵活、更多知识库支持等特点,能够帮助组织通过按需机器人加速 RPA 部署,并将 RPA 与支持人工智能的技术集成以推动业务转型。

6、将RPA与更多技术融合集成

随着 RPA 功能的发展与完善,包括 RPA 厂商在内的各组织也需要将其与其他技术集成以建立这种优势。集成的好处在于,企业只需引入RPA整体解决方案就能实现多种技术的集成与融合问题,而不需要通过采购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各种技术。

RPA 的大流行,使得更多组织的流程自动化将以 RPA 为中心。融合与集成更多技术与工具,整合相邻业务流程技术的各项功能,以为用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将 RPA 与非 IT 系统 ( 如 HR 系统、财务系统等 ) 集成,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失误,保持数据准确性,提高数据可见性。由此 RPA 可以应用于更多业务场景,对组织的整体业务转型产生持久影响。

当前最常见的,就是将 RPA 集成在原有的 ERP 系统和 CRM 系统上,用以打通数据壁垒,优化遗留系统性能。

而为了提升RPA的效率,有些厂商也已经在产品矩阵中增加了API集成。并且,接下来API集成也将成为RPA厂商重点布局的技术。

对于那些多达上百种管理软件的企业,在摒弃 API 解决方案之后,则更加依赖基于 RPA 的数据处理方式,集成与融合对于他们而言更加重要。随着产品体系的发展,以后的RPA会逐步集成更多的系统,不排除ERP、CRM、BPM等大型企业管理系统。

而对B端用户而言,RPA集成与融合的系统和技术越多,易用性也就越高。

【王吉伟频道,关注TMT与IoT,专注数字化转型、业务流程自动化与RPA。】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吴林林专访郭玲丽:投入100亿支持AI发展

    2025国际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精英挑战赛(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深圳的学生吴林林作为主办方记者团成员,采访了大会嘉宾:香港特区政府立法会议员、IAEPC联合发起人郭玲丽议员。在吴林林的采访中,郭玲丽认为:在举办AI大赛、AI论坛以及吸引国际科技青年人才方面,香港具有独特的优势。郭玲丽

  • LTD枢纽云:信创“全面替换”门户、党群、经营管理类软件产品

    信创即信息技术创新,是指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等方式,实现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 助力企业跑出数智升级加速度,828 B2B企业节系列直播火热开启

    第三届828B2B企业节正在全国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中国首个以“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助力企业稳健快速成长”为目标的B2B企业节,828B2B企业节由华为云联合上万伙伴共同发起,目的是为了打通数字化供需天堑,让科技企业和有数转智改需求的中小企业能在一站购平台上完成对接,实现成就好生意,成为好企业的节日

  • 赵峰:提升销售领导力,实现业绩跨越式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局势复杂多变,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生产方式不断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而提升的同时,各个行业企业产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企业单纯依靠产品很难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如何为企业寻求更加富有竞争力的销售能力提升办法,成为了企业普遍更加看重的问题。赵峰,现任北京正信启德管理顾问有

  • 穿越周期:解码2024年零售快消行业数字发展机密(附白皮书下载)

    零售经营者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一方面,中国的零售产业已经发展到门店渠道饱和的状态,优胜劣汰会是零售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一方面,中国消费者的价值观出现了显著变化,零售快消市场已经进入“性价比时代”。为此,百望云总结服务诸多零售快消经营者的经验,集合产品与技术,推出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并取

  • 固态电池市场大爆发前夜 这家电池企业打响第一枪

    受限于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多方面的限制,纯电汽车产品始终无法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致命一击。在此背景下,优势明显的固态电池被寄予厚望,众多车企以及电池企业纷纷加码这一细分领域,以求占领技术制高点。目前,业界普遍将全固态电池小批量量产上车的时间节点定在2027年左右,大规

  • 重磅 矢量智控官网正式启用!

    嘿,朋友们!矢量智控(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官网www.ivcon.cn8月31日正式启用啦!这将是矢量智控的重要里程碑,期待为AI+工业与制造业带来更深入、更全面的服务。矢量智控作为南栖仙策旗下工业智能决策品牌,专注为高端装备和复杂流程工业提供自主智能控制产品和方案。产品积淀前沿AI技术我们根据产品的

  • 科沃斯全球首款恒压活水洗地机器人亮相,地面清洁能力跨时代提升?

    北京时间9月2日凌晨,科沃斯机器人CEO钱程的一条朋友圈引起业内关注,抢先揭示了科沃斯将在2024德国柏林IFA展推出其地宝X系列新品。从简短的内容中可以窥见,科沃斯内部对于这款新品的信心和期待。从钱程朋友圈流出的图片来看,猜测科沃斯此次新品将重点围绕地面顽垢清洁的提升以及二次污染的问题解决。截至上

  • 地球山微电子与AP合作的第二代MEMS扬声器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以色列AudioPixels公司和中国地球山微电子公司双方联合研制的数字像素级MEMS扬声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AudioPixels官方发布消息显示:新研制的第二代MEMS扬声器(GEN-II)所达到的声压级(SPL或“响度”)已被验证符合其商业化可行性的数字声音重建(DS

  • 纵维立方与3D打印农场主相聚2024深圳Formnext展,共探制造新模式

    2024年8月29日,深圳国际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Formnext+PMSouthChina)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3号馆隆重举行。本次展会以其丰富的活动与论坛,再次彰显了3D打印技术在商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新兴的“3D打印农场”建设领域,纵维立方的两款新品在农场主群体中备受关注,并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