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象限原创
作者|程心
编辑|周游
执剑人被罢免,从《三体》来到人间。
美东时间11月17日下午,OpenAI官网突发了有一篇关于新的人事任命消息。简单翻译一下这篇文章“Sam Altman不诚实,我们把他辞了,新CEO也挺牛逼,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
▲图源:OpenAI官网截图
这消息把全世界的人都炸懵了。毕竟前一天,Sam Altman(以下简称Altman)还作为OpenAI CEO在旧金山 APEC上发表演讲,前一周还在OpenAI首届开发者大会上神采飞扬。
哦对了,OpenAI不仅罢免了Altman,也顺道将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Greg Brockman一起踢走,Greg在X中说:“自 8 年前在我的公寓开始创建以来,我对我们所有人共同构建的东西感到非常自豪,但根据今天的新闻,我辞职了。”
紧接着,Greg在X上大概还原了整个过程,大概捋一下时间线:
11月16日晚Altman收到了Ilya的短信,于11月17日中午开会,告诉他他被解雇了,消息很快会发出去;
11月17日中午12:23。Greg在董事会中被告知,他将被董事会除名,但保留其职务,且Altman已经被解雇;
大约在同一时间,OpenAI官网发布了一篇人士变动的通知。而除了新CEO Mira是在前一天晚上知道的以外,其他董事会成员应该很早就知道了此事。
▲图源:Greg截图
故事的剧情仍在以秒为单位推进。消息发出后,OpenAI拒绝了所有的回复,而Altman在两个小时后首次发声:如果我向公司“开火”,OpenAI董事会将向我索赔。
▲图源:X截图
无论怎么看,这都不像是一次正常的董事会调整,而是由OpenAI率先发起,Altman和Greg在“冷却”两秒后,开始回应的战争。
有人前排吃瓜笑哈哈,也有人开始忧虑,本来一路狂奔的OpenAI就快打开AGI的大门,如今却可能因为内讧,在开门前的那一刻,掰断钥匙。
Altman的“三宗罪”
OpenAI究竟为何要立即罢免Altman,恐怕主人公自己都还没捋清楚个中缘由。
但网络上却流传开了各种版本。
首先来看看OpenAI的官方版本:在声明中称,Altman先生的离职是董事会进行深思熟虑的审查之后得出的结论,他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并不一贯坦诚,阻碍了其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对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不再感到有信心。
第一宗罪:不坦诚 。对于Altman 对于OpenAI 是否绝对坦诚,任何人无法确认,但不知从何时起,罢免一名CEO的“罪名”不再是“对公司有重大伤害”,不坦诚,也能成为出局标准。
相比于此,“知情人士”版的网友爆料听起来更靠谱一点,也是目前为止逻辑最为闭环的说法,即Altman背离了OpenAI创立时的初心。“他关注的焦点似乎越来越多地是名利,而不是坚持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非营利组织的原则。他做了单方面的商业决定,目的是为了利润,偏离我们的使命。”
爆料人为了证明Altman的急功近利,举了一个例子:“当他提出了GPT商店和收入分享,它越过了一条线。”也就是在刚刚过去十天的OpenAI开发者大会上,Altman做出的让全世界为之兴奋的决定。造福世界,而不是股东。
▲图源:Reddit 的匿名爆料
不坚定,是Altman的第二宗罪。
从去年11月ChatGPT爆火之后,Sam Altmann(以下简称Altman)就一跃成为了全世界最明星的CEO,这个38岁的男人,履历卓绝,曾任YC总裁,创立YC中国,与马斯克一起创立OpenAI,与马斯克撕逼,拉微软10亿赞助,也带所有人一起打开了AGI的大门。
硅谷有句形容Altman的话:“Altman野心之大,大到硅谷装不下。”钱,可能是他最看不上的东西。
甚至有投资人评价初始状态的OpenAI:“这不是一个像扎克伯格这样野心水平的人所能选择的项目组合。”
回头来看,不以商业化为目的和不商业化是两码事, 细算OpenAI的投入成本就会知道,这个每日烧钱70万美元,月亏损5.4亿美元的大型“吞金兽”,不能只靠微软融资而活,如果没有商业化手段,巨兽终有一日会饿死。
第三种说法有点耸人听闻却也是最有可能的情况,据公开信息显示,在 OpenAI 驱逐 Altman 之前,员工对人工智能安全存在分歧。这与OpenAI成立之初的技术理念有关,即构建良好的人工智能,并在坏人构建坏种类之前占据主导地位。
▲图源:Exclusive
不安全,是Altman的第三宗罪。
Altman对于安全的态度并不是严防死守,据上述知情人士爆料:“工程师们担心,在利用ChatGPT炒作的竞赛中,没有足够的安全审查就匆忙将技术推向市场,Sam总是冲在最前面。”
的确,ChatGPT面世不久,便有多起AI泄露、AI投毒、AI诈骗等事件的发生,作为管控者,Altman固然应该尽可能的确保ChatGPT的安全性,但他构建技术安全的方式,似乎确实十分激进。
有人评价道:Altman的投资选择更像马斯克,有野心、采取“帝国主义方式”。萨多夫斯基也认为:“他确实认为自己是世界一流的超人,是真正尼采式的超人。”
“他会立即创造出毁灭我们的东西,并将我们从中拯救出来。”
他确实在打开“潘多拉魔盒”,但却并不能确保把人们拯救出来。
但话又说回来,不是Altman,我们便不打开这个魔盒了么?
一个阴谋论
故事讲到这,关于企业的问题已经讲完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关于人的问题。
让我们简单复盘一下此前OpenAI董事会的架构,Greg、Altman、Sutskever是OpenAI的三个灵魂人物,Altman找到了Greg,Greg介绍了Sutskever,董事会的其余人员包括演员的老婆、竞争对手和一个政客。注意,新上任的CEO Mira Murati此前并不是董事会的成员。
▲图源:郞瀚威Will
「自象限」根据公开信息了解到,Greg一直是的Altman一派,曾在多次关键时刻支持Altman,也有传闻Greg曾为Altman和纳德拉牵线搭桥,解决了2018年的生存危机。
在这样复杂且看起来并不靠谱的董事会中,真正干活的只有前面三个人,
Sutskever负责技术,Altman负责战略,Greg负责一切。
一般来说,董事长主要负责监督公司董事会的工作,并提供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管理决策的建议,而总裁通常负责公司的整个业务运营,包括销售、营销、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面,CEO 则通常更专注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决策,包括制定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因此从行政层面 Greg Brockman 承担的责任与权限大于 Sam Altman。
即便不提阴谋论,我们在表面的对立中就已经看到了Altman与Greg和OpenAI剩余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对立面,内讧是必然的诱因,第一部分的分析,通通都可以当做是废话。
阴谋论是什么?是基于最近几个月微软与OpenAI之间微妙的关系,有人怀疑这样大的手笔,或许是纳德拉所为。
当然以下所说的通通都是蛛丝马迹与猜测,提供一种可能性,为这场神秘的换人再增添一分神秘的色彩。
有网友辣评:“从公告看的话,Altman应该是在董事会逼迫下辞职的。鉴于微软对OpenAI的投资和深度涉入,不少人认为这其中有微软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OpenAI高层地震,微软股价随之下跌的原因。”
▲图源:网络
在OpenAI发布公告后的两个小时里,微软CEO 纳德拉便发了帖子,简单总结一下:微软和OpenAI的合作会一如往常,也将支持新任CEO Mira的工作。
▲图源:X截图
要知道,纳德拉是Altman的伯乐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支持者。Altman曾在2018年马斯克撤离后最困难的阶段,在Allen & Company太阳谷年会上向纳德拉推销OpenAI,不久后,微软给了OpenAI第一笔续命钱。
之后的故事你们一定听说了,纳德拉十分重视OpenAI所做的项目,力排众议为其打造了超算中心,并持续追加了100亿美元的投入。
但好景不长,ChatGPT爆火之后,OpenAI的投入也随之增大,如同上文所说,一方面高昂的成本让OpenAI负重前行,另一方面全世界都在等待OpenAI开放。接下来的几个月,OpenAI的商业化之路越走越急,甚至在客户的选择优先权上,一度高于微软,也被称为“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尽管在11月6日的开发者大会中,Altmam拉来了纳德拉到场,用行动否认了与微软剑拔弩张的传闻,纳德拉也表示,两家公司有着科技圈里最好的关系:我们负责做最好的基础设施,你们负责做最好的模型。
但这仍难制止外界对于“是否是因为Altman不再听话”,而被微软“借刀杀人”的猜测。
不过无论原因为何,这对整个AI界,都是一次严重打击。
尾声
《三体》中,罗辑曾两次拯救地球,从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变成了一台威慑三体人的恐怖武器,54年面对着一堵白墙未发一言。
可是,时间居然能把英雄变成魔鬼。众口铄金之下,罗辑变成了不可理喻的怪物和毁灭世界的暴君。
于是,罗辑被取消了执剑人资格,换成了29岁的年轻女孩程心。
新老执剑人交接时,不仅没有任何人类对罗辑54(和平的54年的简称)的保护说上哪怕一句感谢的话,甚至将罗辑立即逮捕,当即判处罗辑。
然而,在罗辑将威慑控制权交给程心的5分钟后,“水滴”破坏了广播系统,人类变成了三体人的奴隶。
OpenAI不感谢Altman,如同人类不感谢罗辑。
今天,程心再次见证了OpenAI的事件的发生,见证一个“可能会改变人类的事业”正在被人性的恶所瓦解。
正如同三体人对地球人的评价: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他们自己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自象限原创作者|程心编辑|周游OpenAI自横空出世那天起,就一直是创业者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今这把剑终于落下了。美东时间11月6日,OpenAI在镁光灯下举行了首次开发者大会,OpenAI接连放了几个大招,多模态、降价、GPTs、alltools,几乎把上半年的创业项目全都自己做了一遍
【前言】随着今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大火,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在接受和利用这项强大的AI科技,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工作方式。在软件开发领域,AI技术更是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自动代码生成到智能编程助手,AI正在逐步改变开发者的工作方式,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对于传统程序员开发来说,完成一些业
整个AI领域,GPT-4发布无疑成为载入AI史册的大事件。但其还留下来一些发展空间,其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比如,涉及小数、分数的运算,GPT-4可能给不出正确答案(其多位乘法运算准确率仅为4.3%)。可以说,现阶段我们并没有实现理想中的「通用人工智能」,强如GPT-4也并不完美。这也意味着,对
图片|PhotobyLevartPhotographeronunsplash©自象限原创作者|周游编辑|程心OpenAI又让整个大模型界炸开了锅。10月5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OpenAI正在探索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已开始评估潜在的收购目标。据统计,OpenAI至少投资了3家芯片公司,其中Ce
高考一结束,忙坏了海内外一众大模型。豆包、DeepSeek、ChatGPT、元宝、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掀起了一波“AI赶考”大战。据悉,去年高考期间,大模型的成绩才勉强过一本线,今年集体晋升985。据悉,豆包甚至过了清北的录取线。头部大模型在高考“考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中小AI创企的处境却日益尴尬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数千万考生和家长将迎来另一场硬仗——填报志愿。今年,这一领域迎来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联网大厂和教育公司纷纷推出智能志愿填报产品,为考生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建议。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9.5亿元,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报服
苹果还没从WWDC25的“群嘲”中走出,又迎来了一次新的痛击。据路透社报道,21日,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AI整合进语音助手Siri所需的时间,导致iPhone销量受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在这份诉讼中,库克、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克及前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终于推出新版本了。6月20日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宣布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盘古大模型5.5同步发布。不过,当前国内的AI大模型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在众多大模型中并不是十分出众。华为云此次重磅推出的盘古大模型5.5能否从
一场没有罗永浩的“罗永浩直播”,正在改写带货规则当数字人罗永浩在百度直播间举起青岛啤酒,以标志性幽默回应粉丝提问时,弹幕疯狂刷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的疑问。这场持续近7小时的直播,创下1300万人次观看、GMV突破5500万元的惊人战绩,甚至超过了他本人一个月前真人直播5000万元的成绩。数字人主
高频互动、个性化教学、突破成本壁垒,AI老师让英语学习更普惠。6月24日,新东方正式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首款原创AI教育产品——“新东方AI1对1”。这款产品标志着新东方在教育+AI战略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旨在以科技力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发展。在发布会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表示:“AI
大家好,我是白杨SEO,专注SEO十年以上,全网SEO流量实战派,AI搜索优化研究者。为什么想分享这个AI工作流及coze扣子这个?因为我们搞流量的如果学会了用AI给我们生产提效将更有助于我们去获客。目前白杨SEO用得并不是很好,分享仅供参考,希望给你一些启发。老规矩,先说下文章大纲如下:1、AI工
近期,“AI新云”(NeoCloud)概念在科技圈和投资圈引发热潮。今年3月,被业内称作“英伟达亲儿子”的AI基础设施企业CoreWeave上市。这家依托英伟达GPU资源冲击新云市场的初创公司,上市不到3个月市值飙升359%,达881亿美元。CoreWeave的“身价暴涨”吸引了无数视线。对此,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