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头条
  2. 前沿领域
  3. 人工智能
  4. 正文

AI电销机器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2018-12-26 15:13  来源:用户投稿  我来投稿 撤稿纠错

  阿里云优惠券 先领券再下单

电话销售是当今商业领域发展最快、使用最多的一种营销形式,其优点是相对低的获客成本、较为精准的需求筛选,但是电话销售模式在过去一直存在无法解决的弊端,即相对落后的模式和难以降低的成本。

1、模式落后

传统电销采取人海战术,不间断的招人、电话覆盖,来筛选出意愿客户。

出单量=电话拨打量*行业需求率

电话拨打量=人员数量

行业需求率相对固定,电话拨打量成了唯一可以提高的因素,企业唯有通过增加电销人员来提高业绩。模式落后的原因在于,让人力来做大量重复筛选性工作,将成本花在人身上,让人去做低技术、高重复性事情,相当于把钱都花在了低端工作上。

2、人员成本

传统电销的模式决定必须通过增加更多的电销人员来实现业绩最大化。我们来计算下人员成本:

企业人员成本=底薪+补贴+五险一金+人员管理+技能培训+材料耗损

传统电销的特性决定人员的高流动性,人员成本无法降低,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这种传统粗放的商业模式严重制约着利润的增长。

Ai呼叫机器人VS人工电销:

1、成本,人工电销除了员工工资、五险一金外,最大的成本是培训成本以及人员流失成本。而Ai呼叫机器人只需要机器人购买费用以及消耗话费。并且支持人工语音录制,可以将销冠的话术录用到系统中去,保证每单通话质量。

2、效率,传统电销中,人工每天拨打电话量在200到300通左右,而机器可以不间断拨打,日拨打量可达到800-1000通(按照1分钟一通电话来算,一正常上班时间10个小时,600通,加上空号、关机或者直接挂掉,一天下来,800到1000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电话拨打量决定出单量。

3、稳定性,传统电销工作低技术性、重复性大,易遭受客户粗暴拒绝、谩骂,人员任务完成量易波动,人工智能以销冠话术为基础,严格按照指令工作,不存在抱怨、怠工,可以保证每一通电话的质量。

Ai电销机器人的核心价值:

机器人--解决低技术、重复性客户需求筛选工作

人工--格局机器人筛选之后的名单,跟进高需求性用户,解决技术性工作。

让人力从低效益工作中解放,利用技术完成模式升级,全面解决企业营销与服务难题。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相关文章

  • Manus「撤出」中国,昔日AI Agent新星为何仓促离场?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

    标签:
    ai智能
  • Manus官网突现“地区不可用”提示,中国区业务战略性调整引关注

    四个月前邀请码炒至10万元,如今官网变灰、社交账号清空,这家AI新贵的闪电迁移折射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潮涌。7月11日,打开Manus官网的用户发现一则突兀提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位置还显示着“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乐观声明。同时,Manus官方微博和小红书

    标签:
    ai智能
  • 摩尔线程估值超 250 亿,「中国英伟达」冲刺科创板

    文/十界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围绕算力自主的竞赛,正在科创板上演。近日,国产全功能GPU厂商摩尔线程递交科创板招股书,拟募资约80亿人民币,成为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拟募资规模最大的冲刺者,也打响了“国产英伟达”上市的第一枪。据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主营全功能GPU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以自主

  • 百川智能高管集体跑路!王小川的医疗AI还能赢吗?

    “AI大模型六小虎”百川智能危机重重。这是前搜狗CEO王小川创办的AI公司。昨天就爆出新闻,百川智能的联合创始人离职,这是王小川入局AI的第一道大坎。接下的成败非常关键:(1)拿下河北(2)学习科大讯飞百川智能离职高端概览:(1)2025年7月10日,百川智能技术联合创始人谢剑将离职。他是百川只能的

  • 百度智能云PaddleOCR 3.1正式发布:关键能力支持MCP

    百度AI团队今日正式推出PaddleOCR3.1版本,以突破性的多语言组合识别(MultilingualCompositionPerception,MCP)技术为核心,彻底重构复杂文档处理边界。此次升级标志着OCR领域首次实现对同一文档内任意混合语言文本的精准识别,为全球化企业、跨境业务及多元文化场

    标签:
    ai智能
    ai技术
  • 宇树科技加速冲刺科创板IPO,人形机器人龙头估值飙至120亿元

    “宇树已形成硬件、算法、场景联动的业务飞轮,自研率超95%的技术壁垒让其成为全球机器人赛道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在追加投资时如是评价。7月7日,据每日经济新闻从宇树科技投资方处获悉,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UnitreeRobotics)已明确计划于科创板IPO,预计

    标签:
    宇树科技
  • OpenAI推出GPT-5:AI大统一时代的到来?

    推理与多模态的终极融合,将彻底终结用户在不同模型间切换的烦恼。7月7日,OpenAI正式确认将在今年夏季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这一突破性产品将整合现有的多个强大模型,特别是融合专注推理能力的“O系列”与具备多模态功能的“GPT系列”,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统一体验。OpenAI开发者体验负

    标签:
    chatgpt
  • 中小AI企业,没有“高考”资格

    高考一结束,忙坏了海内外一众大模型。豆包、DeepSeek、ChatGPT、元宝、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掀起了一波“AI赶考”大战。据悉,去年高考期间,大模型的成绩才勉强过一本线,今年集体晋升985。据悉,豆包甚至过了清北的录取线。头部大模型在高考“考场”上玩得不亦乐乎,中小AI创企的处境却日益尴尬

    标签:
    ai智能
  • 大模型抢滩高考志愿填报,能否顶替「张雪峰」们?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数千万考生和家长将迎来另一场硬仗——填报志愿。今年,这一领域迎来了AI的全面介入,多家互联网大厂和教育公司纷纷推出智能志愿填报产品,为考生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建议。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约9.5亿元,近九成考生愿意借助志愿填报服

    标签:
    大模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