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枭龙科技将携自主研发的衍射波导显示光学器件DW-40(简称DW-40)亮相2020年美国CES展,展示中国AR创业公司在新型近眼显示光学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
枭龙科技坚持“产品+核心技术”的发展战略,自2017年起,公司将发展核心光学技术,特别是将衍射波导技术作为公司的重要长期战略。在光栅设计,波导结构设计,纳米压印,模板制作等原理和工艺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度摸索与实践,并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公司已拥有相关专利65项。2019年7月,枭龙科技作为牵头单位获批北京市重点研发专项——纳米光栅波导显示光学器件批量制备技术,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DW-40。
▲ 枭龙科技自主研发衍射波导显示光学器件DW-40
DW-40采用国际先进的一维光栅二维扩展的波导结构,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实现批量制备,具有精度高,一致性好,良率高等优势,大幅提升AR显示光学器件的性能,并能够有效控制AR眼镜的成本。此次CES展出的DW-40厚度仅为2mm,重量为6g,视场角可达40度,同时兼具轻薄、透光率高、光效高的特点,可使AR眼镜外形更接近普通眼镜,AR眼镜轻量化近在咫尺。
DW-40采用纳米压印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干涉曝光等光栅制备工艺,无需对准光刻、显影等耗时的操作环节,使得制作效率显著提升,成本大幅降低。枭龙科技采用高精度光刻以及多梯度刻蚀的方式,实现了硅基纳米压印模板高精度制备,并利用压印模板复制的工艺,提高母版寿命,降低成本。
▲ 点亮的DW-40,显示效果出色
枭龙科技计划于2020年开始搭建中试平台以及生产线,从而实现衍射波导器件的批量制备。同时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光栅设计方案和工艺制作流程,不断迭代性能更优异的衍射波导显示光学器件,突破光学器件对于AR发展的限制,为市场提供更轻量化的光学器件。
当前DW-40的技术突破与成功实施,将突破商用的纳米光栅波导显示光学器件的批量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在这个领域的垄断,为我国近眼显示技术应用发展奠定基础,亦为我国近眼显示技术领域领跑国际领先水平增添助力,促进我国增强现实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枭龙科技在此次CES还将展示公司最新与北京日报合作研发的单目AR智能眼镜—XLOONG X300,该眼镜集轻巧、成像清晰、高性能于一身,视场角为21°,镜身重量仅为35克,与普通眼镜重量相差无几,既满足了AR智能眼镜的功能需求,又不会给用户带来压迫感。相较于上一代单目AR智能眼镜产品,枭龙科技重点从摄像效果、散热、处理性能以及佩戴舒适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优化。除性能提升外,枭龙科技单目AR智能眼镜将拓展更多应用场景,融媒体、工业、安防、直播、仓储物流、物业管理以及医疗均可落地应用,以远程视频连线、快速智能识别(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条码识别、设备识别、OCR)、互动直播、第一视角拍照录像、导航等功能为融媒体建设、工业智能化以及安防保障等领域提供AR助力。
▲ 枭龙科技新型单目AR智能眼镜 — XLOONG X300
▲ 性能优化不止一点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青月【这是聚焦智能车与家的“智能相对论”关于创新硬件赛道的第27篇行业分析。】早在十一年前,谷歌就推出了第一款AR眼镜GoogleGlass。可由于当时1500美元的高昂价格,以及并不令人惊艳的体验,这款产品并未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但却从另一角度证明了AR的可行性,以此为开端,
2023年世界移动大会MWC2023,努比亚发布首款AR智能眼镜——nubiaNeovisionGlass,强化其在5G+XR领域的产品布局,并助力中兴1+2+N全场景智慧生态2.0升级,实现多屏互联、互通、互动的泛场景化应用。nubiaNeovisionGlass设备走轻巧时尚路线,净重仅为79g
重磅产业政策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场景应用加速落地,产业链上下游将迎来大爆发2022年10月,工信部等五大部门印发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
随着能源变革的加速推进,电力产业智能化发展逐渐成为当下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拥有AR增强现实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也在不断推进电力智能化变革的实践。亮风台积极参与到智慧电网建设队伍的大军中,运用AR电网智能运维系统助力智慧电厂迈进产业元宇宙。
我觉得我们AI的目标是: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生态,全链路自主开发,建立可控的世界级AI体系。所以这是俺对未来5年中国AI圈的展望和判断。(1)2026年,英伟达造车、国产开车26年国产芯片会在推理和垂直场景上发力。以DeepSeek为代表,大多数AI大模型会以软件弥补硬件不足,所以训练和推理分开,训练就
文/道哥在深陷“后门”风波、接受网信办问询之后,英伟达的“特供版”H20芯片,又有了新消息。近日,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伟达已悄然向其关键供应商——包括负责封装的安靠科技、供应高带宽内存的三星电子、以及承担后端处理的富士康发出指令,要求暂停所有与H20AI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一场关于“中国芯”的IPO审议,正把投资者们的目光锁定在上交所。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定于9月26日审议摩尔线程的科创板首发申请。作为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最受瞩目的“考生”之一,包括其创始人显赫的英伟达背景、高达80亿元人民币的募资雄心,以及在国产GPU领域取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继创下TPC-C性能&性价比双冠之后,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再度实现关键突破。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CXL(ComputeExpressLink)2.0Switch技术的PolarDB数据库专用服务器。在原有RDMA网络的基础上,Polar
2025年9月24日,在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服务器操作系统AlibabaCloudLinux4(简称Alinux4)。Alinux4基于Linux6.6内核打造,是首个全面遵循龙蜥社区“开源生态合作倡议”规范的商业发行版。它不仅兼容主流开源社区生态,更针对阿里云最新9代ECS
9月24日,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重磅发布AI安全护栏,提供五项核心安全能力,护航AI安全。一方面为客户提供融入AIAgent开发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另一方面持续用AI赋能安全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Agentic-SOC安全运营,提升安全威胁检测和响应效率。在过去的一年,AIAgent正在
9月24日,魔搭社区举办了“全球协作•科学突破•创意无限”的专题论坛,并发布魔搭社区国际版、科学智能专区与AIGC创作引擎FlowBench,旨在连接全球开发者、加速科研范式创新、赋能创意表达。自2022年11月初成立至今,魔搭社区已成长为中国最大AI开源社区,其模型数量已突破10万,服务了全球20
9月24日,2025云栖大会现场,阿里云CTO周靖人接连发布了七款大模型技术产品。七款技术产品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模型领域,在模型智能水平、Agent工具调用以及Coding能力、深度推理、多模态等方面均实现突破。在大语言模型中,阿里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全新亮相,性能超过G
9月24日,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宣布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扩建计划: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region),并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以便更好服务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AI和云计算需求。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是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