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师天浩
出品丨师天浩观察(shitianhao01)
AI迅猛发展,打工人最开始是“害怕”心理更多一点,似乎自己的职位就要被AI替代。随着,AI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打工人一改最早的态度。其展现出来的强大“辅助”办公能力,让人非常期待AI可以快速对接到繁杂的各种实际工作中。
劳动节前夕,钉钉在4月18日正式上线AI助理市场(AI Agent Store),首批推出超200个AI助理,覆盖企业服务、行业应用、效率工具、财税法务、教育学习、生活娱乐等类目,包括用友、携程商旅、墨见Molook等各领域SaaS企业已上架AI助理。
总的来说,钉钉AI助理市场可谓无所不包,可以作为老板、管理者、普通员工等群体的数字化助理,极大提高了日常工作的便捷性。
体验过钉钉AI助理后,发现仅初期生态版本,就已经解决了工作中许许多多问题,而其展现出的潜力,让人更期待整个生态未来持续自生长后的更多可能性。
提效&降本
说到AI助理市场,很难让人不联想GPT store,从实际应用中也发现两者有很多相似点,不过在底层逻辑上,两个生态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
2023年11月6日OpenAI推出了GPTs(GPT store)功能,它支持普通用户也能通过非常简单的操作就能创建自己的GPT,就是类似ChatGPT的自定义机器人,用户开发出来的GPT甚至可以分享出去并收费赚钱。数据统计,1月10日GPTs正式上线时,已经拥有了300多万个GPT。
那钉钉AI助理市场区别在哪呢?钉钉是一个平台生态,而OpenAI更多服务是C端客户,工具属性更强。截止2023年年底,钉钉用户数达到7亿,软件付费企业数达到12万家,付费日活跃用户DAU突破2800万。反观,OpenAI在全球一直是面向个人用户,GPT store出现后才开始规模性的引来企业客户的入驻。
如果说,后者还在探索期中。而AI助理已经正式面向用户提供服务,最直观的价值,就是给日常工作的提效&减负。
1、试题生成好伙伴;
举个例子,今年新媒体行业呈现乐观的信号,为了紧跟市场脉搏,本编需要招聘新员工以应对增加的工作任务。招到了合适的员工,需要进行一定的专业化培训,才能够够更好的引导新员工适应工作。
往常培养新人,主编需要亲自出一些试题,通过新员工给的“答卷”,完成对其职业水平的了解,并规划新员工培养方案。而有了这款“试题生成好伙伴”AI助理,就省掉了非常多的麻烦。
我们通过AI助理市场的搜索框,输入试题生成或者完整的名称“试题生成好伙伴”,就会看到该AI助理,点开之后就能看到一个对话框,点完右上角的“添加”,该AI助理就可以在首页聊天好友目录中显示,之后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打开这个AI助理,系统推荐三个常用的行业试题为“餐饮行业、连锁药店、制造业”,主编从聊天框里输入“新媒体新员工入职培训试题”,就会生成一个答案。当然,如果你输入更为精确地词条,答案也会更精准。
这大大减少了工作难度,让我们的精力可以放在更重要的事情里面。在AI助理市场里还有包括“入职考试助理”“易答AI客服专家”“企业选址AI助手”等AI助理,都是很好的日常工作辅助工具。
2、智慧养殖专家;
上面的案例,是非常典型的提效工作的案例。而一些深入到业务流程的AI助理,还能实现非常好的降本需求。
比如说智慧养殖专家,是农牧食品行业企业“铁骑力士”开发的一款AI助理,这个AI助理给其带来的非常多益处。刘武是“铁骑力士”重庆南川养猪场场长,据刘武介绍“现在有任何问题,通过语音问AI助理就行。比如猪出现了异常状况,普通饲养员经验不够,没法确定猪是否生病了,就可以向AI助理描述情况。AI助理会直接给出准确的数据和知识,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
这个AI助理是该司的工程师团队一手打造的,在训练AI助理时,数字化工程师“喂”了三类数据:一是公司规章和制度,二是行业资料和知识,三是内部经验和数据。AI助理上线短短两周时间,100多名场长就向“它”请教问题超过5000次。
这样就大大节省了人力,也让该司规模化养殖的水平获得极高的提升。
两个小案例,就能够部分的展现AI助理在企业、老板、员工的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其实,这就是AI工具的魅力,首批上架的“200+”AI助理,可划分为四大类:角色AI助理、专业AI助理、多任务处理AI助理、跨应用AI助理。
从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这些AI助理覆盖了几乎所有行业、领域,因为背后“开发主体”就是企业、生态伙伴和开发者,具备很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如果你也是一名老板或职场人士,可以去“逛一逛”,看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AI助理。
当然,如果你是职场大牛,还可以成为开发者,为自己公司,或面向行业开发相关AI助理。用实际的行动,推动所属行业整体的效率提升。
潜力:自生长性
我们说AI为何会如此火爆?
大家对AI的狂热,源于AI作为一种研究使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人类智能有什么特点?就是自生长能力,它会随着人类生活生产中的经验积累和所学知识范围的广博,而发生一种化学反应。很多超级人类可以在过往的知识上,发现和创新出新的知识。包括,牛顿、瓦特、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就是在人类智能这种特性之下,成为引领人类文明进入新维度的灯塔。
当然,人类智能的复杂性,仍是建立在算法和数据之上的人工智能所不能全面超越的。但其在规律问题处理的稳定性上,以及所具备的自生长能力,无疑会在很多领域,成为人类提升生产力的重要帮手。
总的来讲,AI助理是钉钉对AI Agent探索的一种应用形态,它可以对自然语言做出反馈,基于对用户或企业数据、业务的了解,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助力用户进行规划决策,以此来完成复杂任务的一种AI应用生态。
首先,它基于可选配的大语言模型,拥有了感知、记忆和行动能力;其次,坐拥钉钉整个生态,它还可以和钉钉上丰富的应用、第三方应用和企业自建应用进行深度融合;最后,它还可以通过工作流,在创建时就对AI执行任务的流程进行拆解和编排,让AI助理可以主动接管相应操作,已完成对复杂任务的处理和解决。
众所周知,AI具备自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也就是自生长性。如果说,当下AI助理就已经解决了非常多的复杂工作,随着整个生态的积淀,它还会诞生更多形式的AI助理。
作为一次简单的试用,并没有体验更多的功能。但毫无疑问,在其生态模式的加持下,会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字化工具。对于万千“打工人”来说,工作中很多流程化、重复性、流程繁琐等特点的劳动,都可以借力AI工具来更省心省力的完成。
总的来说,非常看好类似AI生态的未来潜力,对于万千打工人来说,AI不会替代我们,反而会成为工作中重要的帮手,或许这才是全球都在重视AI发展的真正原因。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文/七公出品/节点商业组“AI时代,真正的专业价值来自行业性的专属大模型。”“所有的技术必须应用于真实场景,没有真实场景的技术不如不干。”在钉钉总裁叶军看来,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的第二次增长得益于它真正进入了生产力环节,从原来的热情与兴奋阶段进入到全新的生产力环节,由此带来真正的降本增效的价值。事
4月18日,在钉钉2023春季钉峰会上,其总裁叶军宣布钉钉产品将全面智能化,升级成为智能协同办公平台、智能应用开发平台,并正式接入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大模型。会上,钉钉发布基于阿里千问大模型的智能化能力,输入斜杠“/”,唤起钉钉魔法棒,就能自动安排会议日程、扩写方案、生成会议纪要、聊天记录摘要等功能
除了拥有大人口和大市场条件的中国,或许难有另一个国家再现数亿人共同投身产业互联网的场景。除了钉钉,或许也很难有别的软件能同时承载6亿人的数字化理想。
文/道哥美国设计软件公司Figma近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即上演“狂飙”行情——发行价定每股33美元,开盘报价85美元,较发行价翻倍。首日收报115.50美元,较发行价大涨约250%,市值飙升至近670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同等规模美股IPO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然而,随着短线资金获利了结,
8月16日,卢松松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观众。这是一场超酷的机器人运动会,也是人类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奥运会,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会参加500多个比赛项目。看了一天的比赛,晚上就回来写文章,编辑短视频。先说感悟:(1)这是人类首次给机器人办的第一届运动会,史无前
文/一灯来源/节点财经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
文/二风来源/节点财经2025年的硅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上演。这场战争的核心武器不是代码或芯片,而是人——那些全球仅有数千名、能够构建未来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顶尖大脑。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Meta及其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正扮演着最具侵略性的
Manus撕开一道真相
文/八真来源/节点财经具身智能赛道,谁最有可能拔得A股资本市场的头筹?答案大概率是诞生刚刚两年,由华为"天才少年"、B站百万粉丝科技UP主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近期,从事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上纬新材(688585.SH)丢出重磅炸弹,宣布智元机器人及相关主体将通过收购其至少63.62%的股
文/道哥大举裁员、清空账号、国内IP无法访问——曾被誉为“中国AIAgent希望之星”的Manus,在估值飙至5亿美元的高光时刻“闪离”中国市场。近日,Manus“裁员、出走”的消息在媒体端大量发酵。消息称,Manus公司总部将由中国迁至新加坡,其国内团队也将大幅裁撤——原有120人规模团队除40余